首页 > > 49

土地問題是亂象根源

2015-01-25
来源:香港商報

房屋問題是當前香港的一大焦點

  治病須除病根,否則沉疴難起,性命堪憂。近年政治內訌、民生惡化等社會問題引發種種亂象,究其根源是社會深層次矛盾引致,而房屋供應嚴重不足是最主要病根。梁振英團隊雖竭力拓地,然而阻力深重,進展緩慢,房屋問題仍在持續惡化。連發展局局長陳茂波連日談論拓地政策,都被政爭淹沒,未能引起各界足夠重視。奔命於平息政爭和扶貧以求緩解亂象,猶如放棄病根而以止痛藥緩解癥狀,長此以往終會深層次矛盾爆煲,社會陷入亂局無力自拔。

  老中青皆蒙害

  陳茂波近日接連公布土地政策,昨日更坦承完成港府承諾的長遠建房目標,難度相當大。實則港府基於「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承諾未來10年要興建48萬個住宅單位的長遠房策,只是滿足房屋供應的基本需求,遠遠未能消除累積至今百萬市民無力置業的巨大房屋供應缺口。何況以目前天價樓市,極少數富豪階層囤積大量房屋取利,龐大基層只能望樓止渴,新增房屋彌補住房缺口的功效成疑。

  房屋供應的持續惡化狀況極為嚴重,亟須引起港府和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最新調查顯示,本港樓市連續5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城市,樓價入息比率更由2013年的14.9倍,驟升至2014年的17倍,達極難負擔水平。即居本港人口最大基數的「夾心階層」,平均須連續17年不吃不喝才能置業,遠遠拋離第二位的加拿大溫哥華(10.6倍),及第3位的澳洲悉尼(9.8倍)。天價樓市令累積多年的巨大住房缺口進一步迅速擴大,累積龐大剛性需求。新一批居屋認購被市民瘋搶,房委會累計接獲的申請表總數突破十萬份的歷史新紀錄,形成百餘戶爭購一套居屋的慘烈局面。新居屋雖比市價低廉逾半,每套居屋售價仍高達187萬至326萬餘港元,實則以申請居屋的嚴格入息和資產限制,這個價位仍是申請者終身難以負荷的重擔。

  市民渴望上樓,擺脫居無定所、被迫蝸居條件極劣浻房的欲望已近非理性,數目龐大的「房奴」階層的還貸能力迫近危險邊緣。未來數年港元隨美元恢復加息周期時,引發夾心階層大面積斷供、負資產甚至破產的風險不容低估。巨大住房缺口、越來越惡劣的基層居住條件,加上經濟結構不合理,占商企總數約九成的廣大中小企實力薄弱、生存能力脆弱等諸多因素,催生出目前諸多嚴重社會問題,如青年普遍無力置業成家,缺乏上流機遇,累積的強烈積怨已漸為極端政團所利用,形成亂港主力軍。社會主要支柱、占據人口大多數的中年夾心階層,加速向貧窮化滑落,絕望情緒瀰漫。被天價樓市榨取一生血汗的老年階層,大部分長者終身積蓄僅夠數年應用,老年貧窮化比率持續上升。

  不能坐視危局

  在如此嚴重且持續惡化的民生狀況下,本港由治轉亂并非危言聳聽,實在無需太多理由。本港在深層次矛盾衍生惡劣政治形態之時,仍能維持表面繁榮穩定的局面,只因市民根深蒂固的法治觀念和極為頑強的香港精神,只因內地巨大消費力維持了全民就業的安全紅線。經濟稍有波動,脆弱的穩定就有可能被市民的憤怒瞬間摧毀,引發災難性動蕩局面。

  滿足居住和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文明社會保持穩定的最低要求,民無居所是任何文明社會不應存在的現象。港英殖民時期財力薄弱,尚有魄力大規模興建公屋、居屋,令基層不滿大幅下降。

  現在本港有充裕的土地和資源、有充足的社會共識大規模拓地,為何仍無決心和魄力治病救港?中央政府都充分意識到本港最大短板,特首赴京述職時,國家主席習近平特意囑咐港府須「有利於居民的安居樂業」,甚至擺在香港穩定和國家安全之前。「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本港發展主導者,慎勿再坐視市民和香港處於風雨飄搖的危局當中。

  高興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