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A股暴漲暴跌 誰是幕后導演

2015-01-26
来源:長江商報

  暴漲暴跌已成為牛市“新常態”,僅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滬指就出現過兩次指數跌幅超過5%的“股災”式下跌。而這一切,除一些原來已有對股市產生影響的政策面利空和市場面漲幅過大的原因之外,股市中的杠桿資金已成為最主要的原因。

  兩次暴跌均因去杠桿

  1月19日,受證監會兩融罰單利空影響,滬指跌7.70%,報收3116.35點,創7年來最大跌幅。保險、證券和銀行三大板塊38只個股均以罕見的跌停報收。兩市近2000只個股下跌,700多只個股跌幅達到5%,至少170只個股跌停。

  而僅在一個多月前,類似的一幕已經上演。

  2014年12月9日,中國證券登記所發布《關于加強企業債券回購風險管理相關措施》,新規直接后果或令托管在交易所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債券質押資格消失,不少不符條件企業債券將面臨清理,引發去杠桿連鎖反應,投資者面臨融資能力缺失。

  當日滬指在創下3091.32點新高后猛烈跳水,最終暴跌163.99點,跌幅達5.43%,創下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暴跌暴漲凸顯宏觀監管乏力

  A股市場的暴跌暴漲,不僅不應是一個健康證券市場應有的市場表現,更會弱化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提供支持的應有功能,而在由政策市主導的暴跌暴漲的行情中,對于信息來源偏少、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中小投資者而言,則更是容易遭受損失。某種程度上,A股市場20多年來之所以高達90%的投資者是虧損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此次監管部門對券商違規操作的處罰,應該是肯定的,但是此次暴跌暴漲折射出來的,卻是A股市場至今仍走不出政策市的陰影,當然,也包括監管部門的前瞻性把控缺失。

  A股市場持續遭受政策市的主導,必然會使投資者拋棄價值投資理念,而追求所謂的快進快出型的投機模式。如此,對于A股市場而言,不僅會導致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持續偏低,而且更會導致廣大股民對A股市場日趨失去信心。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