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證監會通報16家公司處罰結果 立案調查43起

2015-01-26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核心提示:在1月23日的例行通氣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通報了證監會近期針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執法工作情況。2014年以來,證監會對包括中科云網等在內的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立案調查43起,已對天豐節能、賢成礦業等16家公司、5家中介機構,171名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及其他責任人員作出行政處罰,21人被市場禁入。

  在1月23日的例行通氣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通報了證監會近期針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執法工作情況。2014年以來,證監會對包括中科云網等在內的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立案調查43起,已對天豐節能、賢成礦業等16家公司、5家中介機構,171名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及其他責任人員作出行政處罰,21人被市場禁入。目前,已將成清波等21名涉嫌犯罪人員移送公安機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證監會此次披露的被點名公司(10家公司被點名,9家為上市公司),有4家總市值在30億元以下,過百億的僅兩家。對此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表示,中小市值公司很多是民營企業,它們有去提升股價的動力。大股票則恰恰相反,股價的高低對管理層無太大的利益關系,干涉股價的動機不強;從實際操作上來講,大股票的盤子也很大,操作起來并不方便。所以從以上兩點來看,小股票“出事”的概率大。

  證監會通報16家公司處罰結果

  證監會發言人上周五表示,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發行人、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是解決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規范市場主體行為、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基礎。2014年以來,證監會對博元投資、成城股份、ST國恒等上市公司和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中磊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立案調查43起。

  同時,對天豐節能、賢成礦業、南紡股份等16家公司,北京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等5家中介機構,171名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及其他責任人員作出行政處罰,21人被市場禁入。目前,已將成清波等21名涉嫌犯罪人員移送公安機關。

  證監會發言人介紹,從2014年案件查處情況來看,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呈現一些新變化、新特征。一些上市公司不披露擔保、關聯交易信息,伴隨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挪用公司資金及董事、高管背信損害公司利益,主觀惡意明顯。個別發行人、上市公司編造重大交易事實粉飾業績、連續多年財務造假、近年來多次被立案查處,嚴重不誠信。出現了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多種違法違規相互交織的情況,危害極大。

  同時,上述發言人表示,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大針對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按照稽查執法程序、證據標準和認定條件開展信息披露檢查工作,符合立案條件的及時立案查處,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觸發退市條件的嚴格退市。同時,證監會將探索和推動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資者賠償機制,不斷加大民事追責力度。其還鄭重提醒,發行人、上市公司要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中介機構要勤勉盡責,切莫觸碰法律底線,否則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證監會提及對16家公司作出行政處罰,但是在“點名”的10家公司中,除了天豐節能并未上市外,其他9家公司市值都不算太大。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這9家公司平均總股本為10.83億股,平均市值僅為65.53億元;而A股公司平均總股本為16.84億股,平均市值為150.71億元。

  曾引發小盤股資金避險

  證監會“點名”的舉動,一個月前也曾出現過類似一幕。2014年12月19日,證監會通報了近期針對市場操縱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工作情況,表示證監會依托大數據系統,強化了針對市場操縱線索篩查和調查工作,當時也是證監會對涉嫌操縱股價的中科云網等18只股票的涉案機構和個人立案調查。

  細數當時“點名”的個股,大多是中小市值企業,其中多家公司來自創業板以及中小板。具體而言,這18家公司中有15家公司屬于中小板、2家創業板公司以及一家主板企業。如元力股份、科泰電源等均來自創業板,其平均總股本僅3.51億股,對應平均市值僅41.61億元。

  證監會的監管風暴越刮越大,對市場的震懾力也十分驚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4年12月19日被證監會點名后,上述18只個股在12月22日開盤即遭遇大量拋盤,除4只停牌的個股外,有13只個股在收盤時仍躺在跌停盤上,唯一未跌停的湖南發展收盤時的跌幅也高達8.4%。

  顯然,在證監會的高壓監管下,這些股票瞬間成為投資者的“棄兒“,即便多個公司紛紛發布澄清公告,但是依舊未能打消投資者的擔憂。記者注意到,上述個股大幅下跌,同樣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多只跌停,盤面一片慘綠。指數方面,12月22日當日中小板指數開盤便一路走低,最終收于5453點,大跌3.79%;創業板指數也未能幸免,當日大跌4.94%,而同一時間上證指數卻上漲0.61%,滬深300指數也上漲了0.33%。

  來自深圳的一位私募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監管層監管越來越嚴格,對信息披露等制度也愈加嚴格,市場將更加規范。長期來看,這種行為對證券市場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另外,監管層對于市場的影響很大,比如最近證監會重拳治理兩融,導致A股巨震,近期市場對于監管層的動作是非常警覺的,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面的動向。

  中小板資金加速流出

  為何出問題的多集中在中小市值企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問題致電了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陳宇表示,小市值公司很多是民營企業,它們有去提升股價的動力。大股票則恰恰相反,股價的高低對管理層也無太大的利益關系。從實際操作上來講,大股票的盤子很大,操作起來并不方便。所以從以上兩點來看,小股票“出事”的概率大。

  平安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房雷表示,有問題的多為小盤股,主要還是其市值小,易于操作,流通股本也比較少。對于大市值股票,幾百億上千億元的市值,操作起來難度很大。此外,很多小盤股剛上市不久,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可能也要多一些。

  2014年12月19日,證監會通報對涉嫌操縱18只股票的涉案機構和個人立案調查,隨即造成相關公司股價暴跌,中小板指數與創業板指數齊刷刷暴挫,這種情況是否會再度上演?

  有業內人士表示,2014年12月小盤股的暴跌是正常的,因為監管層嚴打違規行為的態度十分堅決;此次也一樣,也反映了監管層對于違規零容忍的態度。不過這次與之前也有所區別,之前點名的公司是遭遇立案調查,這次提到的調查更像是2014年的總結;另外,提到行政處罰的公司如南紡股份等,之前已有公告,市場此前已經消化了部分壓力。但即便如此,投資者仍然要注意監管層的態度,因為這種嚴厲的態度極有可能引發市場對于中小盤股的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呈現資金凈流出的態勢。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月22日、23日這兩天,中小板分別凈流出資金2.64億元以及86.39億元,創業板分別凈流出7.56億元、50.53億元。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