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去年土地出讓金縮水約6321億

2015-02-03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去年土地出讓金縮水約6321億 土地財政難以為繼

  2月2日,國土部網站公布2014年國土資源主要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61.0萬公頃,同比下降16.5%,全國國有建設用地批準面積為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

  土地供應同比下降的同時,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卻創歷史新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國土部2014年主要統計數據并未包括2014年的賣地收入。

  不過,根據財政部1月31日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26萬億,同比增加1340億元,增長3.2%。

  2014年,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收入(本級)7.59萬億元,也就是說,地方賣地收入已超過地方公共財政收入一半,高達56%,

  “地方政府對于土地財政的依賴可見一斑,這也是2014年以來各地頻出樓市新政的重要原因。”北京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

  土地財政難以為繼

  在房地產市場面臨轉型之際,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很難持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財政部匯總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是根據企業繳納土地資金入庫時間,而非合同簽訂時間。

  這意味著,財政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的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數據,更多反映的是2013年下半年的土地出讓情況。

  “2014年房地產投資減速,多個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積和土地出讓金同比均下降,這將會給地方經濟帶來雙重壓力,地方政府多年來依賴的土地財政將面臨萎縮。”張大偉介紹。

  德意志銀行表示,進入2015年后,房產市場低迷的效應將全面反映在財政收入上。并推斷,2015年政府土地收入相比去年至少下降20%。

  中國指數研究院[微博]1月4日發布的報告也稱,2014年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下降28%,總額為2.3萬億元,縮水約6321億元。

  另外,全國大型房企的一位土地總監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14年,在房地產市場下行之際,多地在召集開發商會談出臺樓市新政之時,也給開發商施加了拿地壓力。

  “地方政府在2014年為保賣地,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如果2015年的樓市沒有明顯恢復,房企的拿地能力將進一步下降。”上述土地總監判斷。

  一方面是2015年土地市場預期不甚樂觀;另一方面是在節約集約用地的方向下,國土部也將進一步壓縮各地的供地規模。

  國土部部長姜大明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表示,從矛盾積累情況看,過度依賴“土地財政”和“資源經濟”不可持續,2015年,將繼續核減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PPP緩解地方財政壓力

  在土地財政收入預期減少、地方債受到規范等背景下,PPP模式成為緩解“土地財政”依賴性的有效路徑。

  根據國土部網站公布的2014年國土資源主要統計數據,去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61.0萬公頃,其中,房地產用地批地面積為15.1萬公頃;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31.1萬公頃,這也是基建設施用地首次占比超50%。

  “大規模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是房地產投資下行的背景下,各地穩增長的重要手段,但基建項目建設一大難題就是資金,在土地財政萎縮、地方舉債被規范的背景下,資金困境進一步凸顯。”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鄒曉云如是介紹。

  1月31日周六,原本應該的雙休日,山東臨沂市某縣級政府的辦公大樓,上自縣委書記,下至財政局、住建局長,都在加班學習PPP。

  2015年,該縣需投資的項目包括污水處理、舊城改造等14個項目,涉及金額高達百億,巨額的資金缺口仍待解決。

  “縣里的經濟支柱和財政來源主要來自于房地產,2013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就開始下行,房子賣不出去,地更不出去,這么多項目投資都需要錢;賣地財政萎縮又是常態。”該縣的財政局長如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上述財政局長進一步介紹,中央已經把各地所有債務統計清楚了,什么項目,欠了多少錢,多少利息,什么時候還等等,地方政府未來舉債被限制,PPP成為解決資金難題的主要方向。

  “PPP模式可以疏解地方財政困境,解決部分項目的資金壓力,也可以緩解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給政府打了個時間差,為其提供充分時間消化存量債務。”大岳研究院院長金永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