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劉波:以改革“跑贏”老齡化風險

2015-02-11
来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4)》。報告三大指數顯示:2013年,“醫療保障發展指數”從上年的62.7分升至63.5分,是唯一及格的;“養老金發展指數”得分略有提高,但仍未達及格線;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老齡社會與銀發經濟發展指數”不及格,且得分比上年進一步降低。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解讀稱,這說明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更加嚴峻,發展“銀發經濟”的戰略準備仍然不足。

  的確,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一個全面的戰略。首先,我們也許需要全面評估人口結構的發展趨勢,綜合分析當前人口壓力與未來人口老齡化這兩個不同的方面,以判斷當前人口政策是否需要調整,即進一步適度地放松對生育的控制,從而改變老年人口贍養比(老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的發展趨勢,而不是等到臨界點已過,導致調整的成本大大增加。

  其次,老齡化是個綜合性問題,而不是養老一個領域的問題。我們現在確實需要把老齡化風險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共政策問題來嚴肅對待,構建一個涉及養老、醫療等許多領域的系統性工程,甚至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統籌機構。在具體政策上,政府需要提供基本而且公平的養老保障,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增加對這方面的財政投入,補足養老金缺口,不斷提高城鄉基礎養老金的水平。醫療方面應該加快推進公立醫院的改革,增加醫療服務供給,切實降低醫療費用,同時實現醫保體系的統一與公平化,提高統籌層級。此外,政府還需要創造條件鼓勵私人養老保險、養老服務等機構的繁榮,鼓勵民間慈善組織的興起,民間組織能夠對官方社會保障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緩解老齡化的沖擊。

  要躲過“未富先老”這個潛在的陷阱,唯一的辦法當然是先“富”起來,而“富”不僅要表現在經濟增長率方面,更重要的是出現技術創新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我們對老年人口贍養比不能機械僵化地理解。如果未來的年輕人可以利用生產率更高的設備、技術與企業組織形態,這將意味著用較少的勞動者養活更多的退休者,從而能對沖人口結構變化造成的負面影響。

  所以,我們需要用改革來和老齡化危機跑步,并且“跑贏”它。這里的改革不只是社會保障領域的改革,而是全面深入的改革,包括深刻轉變政府職能,更好地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盡快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激發市場主體自身的活力,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