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蔡恩澤:美國經濟復蘇背后有一個幽靈

2015-02-11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美國勞工部2月6日公布,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7萬人。前幾個月的就業人數增幅也遠高于初步估計,其中11月份的私人部門就業人數增幅創1997年以來最高水平。而且美國1月平均每小時工資月率轉為上升0.5%,創2008年11月以來最大月度升幅。美國就業人數穩定增長,平均薪資也有所增加,表明在經濟衰退5年之后,經濟復蘇勢頭良好。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美國經濟在2015年將增長3.6%,高于全球3.5%的預測值,這是自1999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率首次可能高于全球增長率,自然受到世界矚目。

  同期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均增長乏力,蹣跚而行。發達經濟體中,歐元區被希臘債務糾紛折騰得精疲力竭,經濟徘徊在衰退邊緣,通縮風險正在放大。日本消費稅上調導致實體經濟再次陷入短期衰退,其結構性改革舉步維艱,長期增長前景不夠明晰。

  新興市場經濟體中,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增長趨勢放緩,2014年GDP增速7.4%,為20年來最低。俄羅斯、巴西、南非等資源出口國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沖擊,日子不太好過,特別是俄羅斯,剛剛經歷過一場盧布危機,經濟元氣大傷。而印度、印度尼西亞的改革預期難言勝算,短期內也難以轉化為增長動力。

  一個嚴峻的事實是,美國宣布正式退出QE,今年加息的靴子隨時可能落地,屆時貨幣緊縮將讓新興市場雪上加霜。

  美國經濟“一枝獨秀”,從表象上看,是2009年以來,在出口較快增長和石油進口下降的雙重利好疊加之下,外貿逆差收窄,為經濟復蘇助了一臂之力。

  不容忽視的是,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的特殊身份,使得美聯儲可以開動印鈔機大量印錢,通過本幣大幅貶值,并將流動性禍水引向全球,讓全球為其金融危機埋單。

  但人們忽視了隱藏在美國經濟復蘇背后的一個“幽靈”,即政策技巧性,是美聯儲高超的貨幣政策操作技巧救美國經濟于水深火熱之中,并使其逆勢增長,成為一枝獨秀的“奇葩”。

  首先是超前的政策儲備。美國是靠舉債過日子,借新債還舊債,雖債臺高筑,但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但也不是無限制借債。在金融危機前,美國政府就有政策儲備,其中之一就是債務上限設定,實行嚴格的政府預算赤字,并非想象中可以隨意印鈔票。即便是在出現財務 “懸崖”的2012年,聯邦政府面臨缺少資金不得不關門歇業的窘境,參眾兩院圍繞債務上限爭吵不休,結果還是堅持不突破上限,按部就班地出臺貨幣寬松政策。這是美聯儲的大手筆,也是美國政府政策儲備的支撐力。而美國政府強大的國家治理執行力為政策儲備的連續性作了保障,這與歐元區松散的政策執行力形成鮮明的對比。長期以來,歐元區追求財政一體化,要求成員國嚴格執行財務計劃,不得突破,但還是各吹各的調,特別是“歐豬五國”,在傳統高福利政策的綁架下,難言節衣縮食,結果財政赤字連年加大,最終陷入債務泥潭。

  其次是明確的政策目標。近幾年來,在野的共和黨雖說經常使絆子,出執政的民主黨的洋相,但在應對金融危機上,在債務高懸的嚴峻形勢面前,兩黨還是以大局為重,政客們最終還是展現出驚人的政治遠見和高度的靈活性,擱置爭議,冰釋前嫌,達成明確的政策目標,并堅決實施。面對空前嚴重的金融危機,2008年9月20日,當時的布什政府向國會提交了總額高達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助計劃,這一計劃先被國會否決,后來經過一周的勸說、商議和討價還價,10月3日國會最終通過了這一金融救援方案,為挽救幾家“大到不能倒”的大銀行免于倒閉提供了資金。

  再次是及時的政策修補。這明顯表現在對華爾街大銀行的監管上。原先幾家投資性銀行比如摩根大通、高盛等,都游離于國家金融監管之外,但失去監管約束的大銀行無法無天,導致其在暴利的驅使之下,為所欲為,以致自掘墳墓。在對大銀行實施救助的同時,監管部門要求華爾街關閉或減少自營交易業務,并將其納入監管范疇,時不時地敲打華爾街投行們那顆不安分的心。在政府救助之后,華爾街大佬又濫發獎金,一個個好了瘡疤忘了疼。奧巴馬政府審時度勢,毫不留情地給予懲罰,并拿高盛這個“出頭鳥”開刀,罰款示眾。這些亡羊補牢的政策修補,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華爾街的商業氣息。美國政府還總結金融危機造成實體經濟空心化的教訓,提出“重振制造業”的戰略口號,并公布 “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提出加大投資新興技術,以幫助美國制造商加快產品研發速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并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這一政策修補,使美國重新站在世界制造業前列。

  美國經濟政策長袖善舞,其技巧性也帶有一定程度的投機性,美國基本上還是在走依托借債消費來拉動經濟的老路,這是其經濟政策的“先天不足”,而諸多結構性問題對經濟、社會的挑戰仍未被觸碰。倘若沒有全球經濟復蘇,美國經濟一花獨放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作者為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