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馬桶蓋上的中日較量

2015-02-15
来源:凤凰网

   作者:陳興杰

  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本質是資本和知識增加,進步參照系應為縱向而非橫向,中國制造才走過二十多年,沒必要因為赴日搶購馬桶蓋,就給中國制造蓋棺定論。

  不久前,財經作家吳曉波寫了篇文章,《去日本買只馬桶蓋》,談中國有錢人在日本大采購,買的不是奢侈品,而是電飯煲、吹風機一類小商品,一時引發廣泛熱議。

  當浩浩蕩蕩的中國游客奔向日本商場,只為搶購電飯煲,甚至馬桶蓋時,正如人民日報日前的《馬桶蓋的潛力》評論所言,中國制造被馬桶蓋擊中了“痛點”。

  赴日搶購的這股熱潮,是否意味著,在日本面前,中國制造已經敗了?

  馬桶蓋技術究竟哪家強

  中國號稱世界工廠有些年頭,這些小東西從來只有我們往外賣,哪有跑到別國往回買的事。當然,他們買的也不是普通小商品,都是很精致的高科技產品。比如電飯煲煮的米飯不會黏糊,電吹風吹頭發格外蓬松,等等。

  前幾年,我在福建一家大型衛浴潔具企業工作,對馬桶一類產品比較熟悉。很湊巧,文章提到馬桶蓋“抗菌、可沖洗和座圈瞬間加熱”功能,當時我所在企業正在研發,產品已到檢驗和展示階段。說日本企業技術封鎖,在這行業基本做不到。我所在企業和日本TOTO(衛浴行業的世界龍頭)有合作,經常派高管和技術人員去學習交流。這些國際大品牌通常都有貼牌代工企業,合作非常緊密,談不上什么技術封鎖。況且小商品的技術含量不高,中國企業通常都能學。

  那么,為什么中國人跑到日本才能買到這種產品呢?吳曉波的文章發出之后沒幾天,一位中國行業人士發表公開信辨冤。他說吳曉波贊美的這款日本產品,中國已經有了,只是由于知名度不高,中國人很少使用,這才湮沒無聞。

  日本人很早就使用智能馬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市場基礎好,技術成熟,中國人是最近十幾年才開始接受,市場還未發育,工藝和技術尚未精熟,價格偏貴。中國有錢人跑到日本采購,其實是好事,但要想說明中國制造陷入“前所未見的痛苦和彷徨”,恐是言過其實,故作驚人之語。

  誰讓我們被山寨國貨包圍

  實際上,由馬桶引出的中國制造業之憂,還可以向上追溯。

  中國制造自上世紀90年代崛起,民眾享受其福利同時,一個悲觀聲音也流行起來。悲觀派認為,中國制造不是粗制濫造的山寨貨,就是依靠剝削廉價勞動力的初級品。后來中國制造升級,國際口碑開始從“價廉”轉向“物美”,批評聲音轉向“透支環境和未來”。最近幾年的指責則變成了“不精致”“缺乏工匠精神”。姑且認為這些批評都是出自拳拳善意,所見的都是事實,可惜他們所見并不全面,原因分析也不到位。

  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本質是資本和知識增加,進步參照系應為縱向而非橫向,先滿足最基本迫切的需求,才會顧及高層次。這不是心靈雞湯式的說法,而是有堅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當一國民眾生產能力還很低下,他的消費需求就停留在低級層次。

  在山寨貨的生產中,福建莆田生產的高仿運動鞋已成為“正宗的假貨”的代表,莆田幫的口頭禪,就是“讓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如圖,仿真制鞋已成為當地的一個支柱性產業。

  并不是說窮人只需要自行車,不需要寶馬,而是說窮人還沒有相應生產能力。他得節衣縮食發展自己的生產能力,這就需要資本積累或引進外資。中國改革開放更多走的是后一條道路。資本要想在一片近乎荒漠的土地迅速地滾雪球,必得控制成本,以期被廣大民眾接受。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假貨橫行,很多假貨未必是假,只是質量低劣——那有什么辦法呢?高質量的產品價格高昂,銷量有限,民眾既不歡迎,資本收益率也太低。其實那時期的很多正品真貨用今天標準看,也和偽劣產品差不多。經濟發展就是這樣,只靠善良的許愿是無法達成堅實的進步。

  把目光放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貧富層次多樣的市場,你就能理解中國制造的現狀。為什么粗制濫造的山寨貨仍大有市場,加工一件產品賺幾毛錢的產業還能存在,很多制造企業要加班加點地生產搶市場。雖然看起來毫不光鮮,他們都極大改善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至于它們何時脫胎換骨,與發達國家的企業一爭高低,則應該看市場競爭。

  中國誕生偉大企業只是時間問題

  201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超過20萬億美元,占世界總量三分之一。裝備制造業號稱“生產機器的制造業”,一直是制造業整體實力的體現。

  過去多年,中國無論是鋼鐵、水泥、銅礦、化肥等原材料產量,還是電腦、手機、空調等制成品產量,普遍占到世界產量的一半乃至更高。這個水平只有19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的美國曾經達到。

  中國制造為何稱雄世界?政策放寬,企業家和工人勤奮工作,這些都是原因。還有一個很少人提的條件:中國人口眾多,分工細密,市場廣大。我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525個小類,是世界上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

  一個統一龐大的市場,使得幾乎所有人都能找到合作機會。沿海地區有大量“陶瓷鎮”“印染村”“制鞋城”,中國幾乎所有縣城都會打出特產名片。經過長期協作,中國經濟形成高度的規模化分工,產業集群的效益就是成本降低。這是很多小國無法企及的優勢。

  這也是近年中國工人工資領先越南、菲律賓等國,企業家卻不愿搬遷的原因。因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工人熟練程度、企業之間的協作已高度成熟,成本反而更低。這是市場長期發育的結果,也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最寶貴的動力。

  在這優勢基礎上誕生偉大的企業,只是時間的事情。現在中國的互聯網和手機產業,無論從規模還是質量,都居世界前列,一批世界級的企業正在涌現。它們根基的土壤是發達的制造業,經驗豐富的管理者,熟練的勞動力,它們之間本身又在激烈地競爭。這樣的企業環境何愁不出好產品,有什么可悲觀呢?

  中國制造,風物長宜放眼量。

  人口問題,中國制造的真正瓶頸

  19世紀初期,英國人要求出口到大英帝國屬地的德國產品必須貼上Made in Germany標簽。當時德國貨還是粗制濫造的代名詞。到19世紀末的時候,德國企業的技術能力和產品質量已不亞于英國人,Made in Germany成了技術精良,物美價廉代名詞。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日本人身上。20世紀60年代日本車進入美國市場,也被認為做工不精,排量太小,無法與美國豪華霸氣的大車型相比。后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日本車橫掃美國市場。中國制造才走過二十多年,沒必要因為赴日搶購馬桶蓋,就給中國制造蓋棺定論。

  要說中國制造的真正隱憂,倒不是“產品質量差”“做工不精”“沒有創新精神”這些虛頭八腦的指責,而是反市場的錯誤政策。這些政策借關懷之名,幫助企業家決策,實質卻是反市場的退路。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是“騰籠換鳥”政策。

  整齊劃一的流水線,已成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一個縮影,但這類產業在經濟轉型升級中往往被視作沒有技術含量,位于國際分工鏈的價值底部。

  “騰籠換鳥”政策的理由是,沿海發達地帶還有很多落后產業。他們從事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處在國際分工鏈的價值底部,已經沒什么前途。一些高消耗高投入的企業,產出效率太低,污染嚴重,應該把他們轉移到內陸地區。

  所謂“雙轉移”就是產業和勞動力轉移,當然其中還要消滅一些粗放低效的企業。政府下了很大決心,想把舊產業遷出去,新產業請進來,結果人困馬乏。很多企業根本遷不走,徒然受官員一番騷擾;那些遷出去的企業,水土不服,分工協作變得困難,難以為繼。新興產業沒有建起來,舊企業飽受摧殘。

  當然,更大隱憂是人口結構深刻的變化。中國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家,很多地區還未脫貧,人口就已凋敝,很多產業機會就此消失了。以中國之大,人口之眾,只要政策適宜,有機會稱雄世界的產業會有很多。然而,現行人口政策已成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瓶頸。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