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治罕見病孤兒藥又少又貴 業界呼籲為國產化開綠燈

2015-03-0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罕見病的“孤兒藥”

  治罕見病的“孤兒藥”又少又貴 業界呼籲為國產化開綠燈

  ◎每經記者 鄢銀嬋 黃宗彥 發自重慶、成都

  去年夏天,全球狂歡的冰桶挑戰讓“漸凍人”這一特殊群體被公眾認識,而這僅是罕見病群體的“冰山一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罕見病為患病人數占總人口0.65‰~1‰的疾病,種類多達6000~8000種,包括血友病、苯丙酮症、結節性硬化症、軟骨發育不全症等,其中80%都屬於遺傳性疾病,相關治療藥物則被稱為“孤兒藥”。

  當前,我國上市“孤兒藥”僅130個,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僅57種,能全額報銷的只有10種,國內藥企對該領域的自主研發尚處於空白。罕見病發展中心主任黃如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罕見病患者而言,無藥可醫、有藥也醫不起,望藥興歎已成常態化”。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科倫藥業(36.21, 0.14, 0.39%)董事長劉革新呼籲加快罕見病立法,希望通過制定“孤兒藥”優先審評的實施細則、建立罕見病醫保制度等措施,推進“孤兒藥”國產化道路。

  一名罕見病患者的心聲

  已是陽春三月,然而張紅還是覺得冷颼颼的。

  今年已是張紅接受漸凍症(ALS)治療的第10個年頭,同往年一樣,對於剛剛過去的“國際罕見病日”(2月28日),她所收穫的仍然只有失望。

  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自己已無法通過語言直接交流,只能使用眼控儀將想表達的內容呈現到電腦螢幕上,採訪過程中,10個字以內的回復也要耗費她數分鐘作答。

  實際上,漸凍症只是諸多罕見病的冰山一角。據美國FDA和歐盟相關機構統計,目前全世界確認的罕見病已有6000~8000種。在我國,這一人群數量與日俱增,僅在山東就有200萬患者。

  然而,目前我國上市的“孤兒藥”僅130種,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只有57種,能全額報銷的只有10種。山東省立醫院“瓷娃娃”治療專家王延宙表示,“孤兒藥”尚未在國內批量生產,價格高昂。

  張紅亦向記者坦言,她目前在服用的藥物大約有七八種,其中大部分為進口,只有少數能用醫保報銷10%的費用,每年的藥費在十幾萬元,已令她不堪重負,“我希望更多的‘孤兒藥’被納入醫保體系中”。

  藥企不願碰“硬骨頭”

  剛剛過去的羊年春節,黃如方通過自己的微博發表新年寄語“不說快樂說加油”,寥寥幾個字背後,透著一股無力感。“這幾年來,我基本每月都會聽到罕見病患者去世的消息,因為無藥可醫,有藥也買不起。”黃如方說,“比如惡性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雞鴨魚肉等高蛋白食品,需終生服用特效藥物BH4,每盒藥售價近萬元,一旦斷藥,就渾身抽搐,口吐白沫,對普通家庭而言,已屬於災難性醫療費用支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尚無藥企獨立研發“孤兒藥”的案例,僅有十餘家藥企生產比較常見的“孤兒藥”。如果單從經濟學角度出發,需求決定生產,為何國內藥企寧願放棄這一市場?

  一位不願具名的藥企高管表示,研發一個創新藥物往往需要投資數千萬甚至上億元,耗時10年左右,再加上每一種“孤兒藥”所對應的市場較小,研發風險大,藥企都不願意碰這塊“硬骨頭”。“孤兒藥”難求,繁冗的審批程式也成為進口“孤兒藥”的攔路虎。“進口藥物進入國內銷售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國家對試驗物件的數量進行了界定,不能少於200病例,但很多罕見病總患病人數在國內也湊不齊200人,再加上動輒四五年的審批時限,也將不少‘孤兒藥’擋在了國門外。”黃如方說。

  呼籲“孤兒藥”國產化

  “孤兒藥”的尷尬處境已經引起藥界大佬劉革新的重視。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他提議通過建立“孤兒藥”認定制度、多方聯動進行藥物研發、簡化“孤兒藥”審批程式、市場獨佔權與減免稅費以及建立罕見病醫保制度五個方面,來推動“孤兒藥”的國產化。

  劉革新建言,通過衛生、藥監、科技、財政等多部門聯動,設立專項基金,資助原創性“孤兒藥”研發,鼓勵對國外專利過期“孤兒藥”進行搶仿,引導研究機構和企業從事“孤兒藥”研發,加快“孤兒藥”的上市速度。

  此外,他還提議國家應制定“孤兒藥”市場獨佔、單獨定價與稅費減免的優惠政策,以加快推行我國孤兒藥量產,降低藥物成本。

  對於目前的新藥審批環節,劉革新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提出應制定“孤兒藥”優先審批的實施細則,如臨床試驗減免及特殊審批。“我國現有的一報兩批制度使得研發效率下降,藥品註冊時間過長,一些臨床急需的藥品上市時間滯後。”他在提案中如是表述。

  “現在社會各界對罕見病的關注度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人提出將‘孤兒藥’納入醫保,但這類藥物大多價格高昂,其所占比重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常見病患者的醫療支付。”上述藥企高管認為,目前要解決我國“孤兒藥”困境的切實出路也在於國產化,先降低藥品費用。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