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讀懂官員綽號背後的民情民意

2015-03-10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秦风

  廣西紀律監察網6日通報: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黨組書記陳秋華因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新華網 3月7日)

  此前,民間有多次關於陳秋華被查傳言,坊間稱其為“三狂廳長”。一狂是狂熱,好大喜功。二狂為狂妄,賣官、賣崗斂財,視法律為兒戲。三狂為狂歡,陳秋華被指精力旺盛,與多名女性有不正當關係。

  “三狂廳長”的綽號可謂入木三分,背後的隱喻不言而喻。綽號是什麼?綽號,詞典上的解釋是“外號、諢號”。現實生活中,“號如其人”, 好的綽號是一種善意的昵稱或尊稱,壞的綽號反映的是群眾的不滿甚至貶意。尤其是官員們的綽號,實乃一方百姓對其人政聲的概括,往往精練而傳神。透過某些官員的綽號,我們也可以發現官員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對於官員的綽號,我們斷然不可一笑了之,不當一回事。

  先看兩個古代官員們的綽號及由來。如“三旨相公”。指的是宋神宗時期的宰相王圭每次上殿面君,只說“取聖旨”;聽取皇帝指示後,就說“領聖旨”;回到府邸後,對部下們就說“已得聖旨”,時人謂之“三旨相公”。

  再如“一錢太守”。指的是東漢劉寵,任會稽太守,郡內太平,政績顯著,被提升為將作大將,臨行前,郡內六位白髮老翁,表民意,均出一百文錢相送,不收下就不讓劉寵離開。劉寵無奈,每人收了一文錢,留下“一錢太守”美名。

  很顯然,“三旨相公”是老百姓對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鄙視,諷刺其失職;而“一錢太守”是老百姓對其清廉為官的讚美。

  再舉幾個今天官員們的綽號:在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任上,整座城市成了一個大工地,他本人也被南京市民送上了“季挖挖”“推土機市長”和“砍樹市長”等綽號。雅安原市委書記徐孟加,被舉報稱其貪腐、淫亂、以權謀私,因其“錢多、房多、女人多”被坊間戲稱為“徐三多”。湖北天門市原市委書記張二江被稱為“五毒書記”,坊間傳他“吹、賣(官)、嫖、賭、貪”五毒俱全……

  而雪山赤子畢世祥,任甘孜州政府副州長時,一年11次進入災區現場;雪山草原,人們稱他為“馬背上的局長”;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瓦日鄉原黨委副書記、鄉長,在高原上長期堅持深入基層,為群眾服務,被群眾親切的稱呼為“天上的菊美”……

  事實證明,綽號如同一面鏡子,能照出一個人的品行、作風。因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官員天天與群眾打交道,為官如何,群眾心裡最清楚,感受最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看人從不會走眼。他們給一方官員取的綽號,可謂是貼切非常、生動形象。

  百姓給官員起綽號,無論好壞與否,都反映出官員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幾許。百姓心中有桿秤,綽號雖簡單,但反映的民情民意卻不可忽視。尤其是在“拍蠅打虎”成常態的當下,作為紀委監察和有關部門,更應把官員綽號當做反腐的信號,透過一些官員諢名綽號等,善於發現問題,加強對各級官員的監督檢查。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