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根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中國境外消費已經超過1萬億人民幣。數字聽起來十分驚人。但回過頭與全年1億人次的出境遊數字做一下計算,出趟國平均一人花個一萬塊,其實也是件挺正常的事情。
“這兩年來我們在消費市場國內外當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從國內來說,越來越多的消費是個性化和多元化,而在國外的購物卻呈現了一種單一化和排浪式的消費。”——1億人次大多都買差不多的商品,這就顯得不太正常了。
“排浪式”,這個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出現的“新詞”再次出現。所謂排浪式消費,是指一種消費方式或消費行為,其主要特徵是模仿型消費。主要表現是消費者隨眾性強,沒有創新,熱點比較集中,一段時期內集中購買一類或幾類商品。
比如世紀之初時體育產品的火爆,大江南北皆“李寧”;又比如2006年至2010年期間的那一股休閒服飾熱潮,美特斯邦威、傑克鐘斯備受年輕人追捧。但這類現象都是在消費能力整體偏低時出現,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收入階層分級清晰,商品的供給和服務也更加豐富,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漸漸成為主流,國內的排浪式消費已經基本結束。
可正如高虎城所說,境外則完全不同:去法國就是買香水、去瑞士就是買名表、去新西蘭就是買羊油、去日本就是買家電和馬桶蓋……平均每人一萬元的高消費境外遊客,何以出現消費能力較低時常見的排浪式呢?
首先,道理其實不在收入的高低,而是在消費人群結構的類似。據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發佈的《中國公民出境(城市)旅遊消費市場調研報告》顯示,中國出境遊客人均月收入11512元,其中“80後”人群比例超過出境遊總數的一半——所以年輕人不要再黑“中國大媽”了;報告還指出,占大多數的這部分青年人大多從業時間不長、假期時間有限,但消費能力均處上游,收入水準亦非常接近。
由此就可看出,過去國內消費水準低時出現的排浪式原因不僅是“低”,而是大家都“一樣低”;如今境外消費出現排浪式的原因不在於“高”,而是大家都“差不多高”。
其次,客觀來說,中國的海外旅遊熱潮還處於初期階段,去海外玩什麼、買什麼的盲從心理仍比較重,個性化旅遊、消費並沒能成規模的凸顯出來。
當然,有錢不一定就任性,只有性價比高、品質優秀的商品才能真正吸引消費者,國內產品價高而質不實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想必在即將到來的“3.15”將會出現更多令人瞠目結舌的案例。
1萬億的消費力移至境外,無論是對政府、企業還有媒體來說都是值得思考的事情。高虎城部長已經指出造成差價的三大因素:稅、流通環節、海外定價,他表示將在此三方面著力的承諾應該能夠給予我們充足的信心。
2015年錢花在哪?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文/黃博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