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中國經濟孕育“三新”:經濟發展不能任性

2015-03-1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前兩月宏觀經濟穩中有快,‘三新’孕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步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仍具有巨大的韌性與潛力

  3月11日,國家統計局對外公佈1—2月主要經濟資料顯示,經濟運行仍在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速確實是穩中有緩。但也要看到,前兩月宏觀經 濟穩中有快,‘三新’孕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步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仍具有巨大的韌性與潛力。”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

  增速繼續放緩符合規律,也是主動調控的結果

  “經濟發展不能任性”

  11日公佈的資料顯示,前兩月國民經濟延續了去年4季度以來的趨勢,下行壓力加大。

  工業增加值增速仍在放緩。今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8%,比2014年12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1—2月份投資額為3447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9%,比上年同期回落4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回落1.8個百分點。

  樓市銷售降幅繼續擴大。前兩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7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3%,降幅比上年全年擴大8.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5972億 元,下降15.8%,降幅比上年全年擴大9.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1.7%,土地成交價款同比下降30.2%。

  實體經濟活力依然不足。2月份,工業生產者價格(PPI)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而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儘管2月份略有提升,但仍在榮枯線以下。

  在馬建堂看來,經濟增速放緩是符合經濟規律的。增速放緩是在“三期疊加”影響持續加深的情況下發生的,符合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符合一國經 濟進入到中高收入階段後增速回落的普遍規律。像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的實踐經驗也證明,經濟發展到一定規模和水準後,經濟增速必然放緩。“現在我國經濟 規模已超過60萬億元,1個百分點對應的增量相當於過去幾個百分點,即便經濟增速放緩,對應的經濟增量依然很大。”

  “發展不能再任 性”,增速放緩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主動調控的結果。馬建堂指出,政府工作報告中將GDP增速目標從去年的7.5%下調到今年的7%左右,就是從中國經濟的 潛在增長率、從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經濟社會所處的實際階段出發,以及充分認識面臨的諸多挑戰,統籌考慮,主動引導預期的結果。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