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亞投行的魅力勢不可擋

2015-03-18
来源:海外网

  繼英國上周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後,經合組織的其他歐亞成員也已緊緊跟上。就在亞投行創始成員國資格申請的最後時刻,法國、德國和意大利明確表態“躋身”加入亞投行,同時,更多歐盟成員還在跟進;在亞太,韓國正加緊評估是否加入;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放風:由於亞投行擬議中的治理機制已經有所改善,這為澳方加入掃除了障礙。

  這些經濟發達國家為何集中在這段時間申請加入亞投行?這是由於若嚴格依照現行規則,申請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的截止期正是3月17日。因此,這一天成為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快車”的最後時間窗口。當然,作為開放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投行歡迎各國加入,早晚加入都一概歡迎,但作為創始成員國得益更大的毫無疑問。各創始方共同商議銀行運行規則,包括各方注資比例以及相應的管理地位。顯然,如果早晚還得加入,那么入夥晚了就有損失。後來者得接受已制定的規則,而且這些國家的注資將由創始國來審議,這不利於其取得或擴大本國在亞投行中的地位,妨礙其通過在亞投行的投資獲利,並可能損害其提升本國的國際金融與政經競爭力。

  直白來說,加入亞投行是有利可圖的。亞洲經濟發展整體上落後於歐美,尤需是在基建領域。據世界銀行估計,這一地區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量高達8萬億美元,遠遠超出世行和亞開行的開發援助能力,也為任何一個國家所無法提供。即使加上亞投行,仍然無法滿足亞洲地區的相關渴求。這不表明亞投行因此就不重要。相反,表明了由中國倡議的亞投行必然受到各方積極響應,這就是它的生命力。

  亞投行不是慈善單位,也非援助機構,而是懷有共同發展理念的政府間多邊投資銀行。銀行在商言商,旨在贏利,而非賠本。毋庸諱言,亞洲地區巨大的基建需求給了相關投資以巨大的商業回報機會,中國過去三十多年對基礎設施的海量投入以及更大的產出本身就是明證。盡管伴隨風險,但只要事先經過專業評估,立項後精心執行,風險就會降到最小,銀行就有可能在整體上獲得積極回報。

  這就是上述歐亞經濟發達國家表示願意加入亞投行的邏輯,經濟互利是其加入的基本動機。可以說,中國回應了亞洲發展中國家所提出的共同需求,這是現有多邊國際開發機構所無法充分滿足的。同時,中國願意倡立新的地區開發機構,給合作方或者帶來發展機會,或帶來資本投入所產生的利益增殖。反對如此合作共贏,豈非咄咄怪事。

  但是,美國就是這樣“高冷”,不僅自己不願加入,而且反對韓、澳等國加入。當英國宣布申請加入亞投行後,華府對英國不與其商量就做出如此重大決定表示不滿。在表面上,美國認為沒有必要設立亞投行、而且其治理結構不夠透明。但事實上,亞投行已經大獲人心,一眾美國盟國為了自身利益已不顧美國反對有意加入,完全無法從這個銀行沒有必要建立的論點獲得解釋。

  當然,美英等國是當代國際金融制度的行家,我們歡迎它們對亞投行治理提出建議,對其合理意見也會尊重。因此,英、德等國的加入不僅能讓其獲取實利,還對亞投行借鑒其經驗十分有益。美國要是真的希望亞洲基礎設施更快進步,最好還是也來加入亞投行,與其他各方分享合作紅利,也獲得合作治理亞投行的重要機會。

  (沈丁立,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海外網專欄作者)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