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英國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之後,法國、德國、意大利3月17日同意加入亞投行。盡管最後結果還沒落聽,但很明顯,亞投行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青睞”。
籌建亞投行倡議,是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10月訪問東南亞時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援助亞太地區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亞太地區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亞投行不僅將夯實作為經濟增長動力引擎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將提高亞洲資本的利用效率及對區域發展的貢獻水平。在當前全球經濟依然低迷、亞洲基礎設施融資需求巨大的情況下,成立亞投行對於本地區來說,可加快互聯互通,不斷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為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同時,也有利於擴大全球總需求,促進世界經濟複蘇。
由於定位和業務重點不同,亞投行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是互補而非競爭關系。亞投行成立將彌補現有世界金融體系在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上的缺口,並將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一方面能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的進一步改革,另一方面也是對當前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ADB)在亞太地區的投融資與國際援助職能的有效補充。據亞洲開發銀行的預測,2010—2020年10年間,亞太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8萬億美元,而亞洲開發銀行每年提供的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僅為100億美元。亞投行的建立,將彌補亞洲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存在的巨大缺口,減少亞洲區內資金外流,投資於亞洲的“活力與增長”。
對亞投行來說,同樣需要世界各國的積極參與。英、法、德、意等發達國家一旦加入亞投行,不僅能夠帶來資金,帶來先進的國際銀行經營管理理念,而且能夠改善亞投行的治理結構和國際形象,為亞投行未來健康和包容性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亞投行在創立之初,就秉承開放包容的原則,歡迎世界各國積極參加。但遺憾的是,這個致力於為亞洲各國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的多邊合作銀行卻引來美國的百般阻撓,美國除了自己不參加外,還采取各種辦法阻止一些盟國成為亞投行發起國之一。
近些年來,美國一直在敦促中國行使與其不斷增強的實力相一致的領導力,為支持發展和其他全球目標提供更多資源,這是建設性的倡議。而當中國倡導設立亞投行,努力為亞洲和世界做出更大貢獻,承擔更多責任的時候,美國卻試圖阻止,這是短視和虛偽的。
世界經濟多極化、國際政治經濟治理秩序的民主化發展是大趨勢,亞投行不過是順應這一曆史潮流的必然產物,大勢所趨,誰也難以阻擋。美國與其矛盾糾結地阻撓,不如積極參與亞投行,分享自己的國際銀行經營管理經驗,為進一步完善亞投行的治理結構,提高亞投行運營效率做出貢獻,這對美國、對亞洲、對世界無疑都是多贏共贏的好事情。
(石建勳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