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新加坡中央醫院:李光耀最後入住的醫院

2015-03-24
来源:健康智汇

  據新加坡總理公署23日公告,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病于當天淩晨3時18分點去世,享年91歲。李光耀是在上個月5日因感染嚴重肺炎,被送入新加坡中央醫院接受治療。一個國家最高領導人選擇的醫院,都是大有來頭。新加坡中央醫院是一家什麼樣的醫院?

  新加坡中央醫院,建於1821年,是新加坡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公立醫院,於2008年加入了JCI安全和品質標準體系;于2010年被評為亞洲第一所磁性醫院(Magnet Hospital)。醫院擁有29種醫學專科,其中整形外科、燒傷科、腎病科、核醫學、血液病理科室是該院的優勢學科,成為全國的專科服務中心。

  中央醫院是一家集治療、科教、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擁有共1660多張床位,專科醫生800多人,護士3000多人,每年要接待一百多萬病人。作為一家有著悠久歷史、提供高級醫療服務的非營利性機構,它隸屬於Sing Health Group(新加坡健康服務系統),是國立專科中心和綜合性醫院。同時,它是重要的醫學教育培訓基地,在對醫生、護士和衛生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也致力於轉化醫學和臨床科研的創新。醫院的願景和核心驅動力是三大基石——服務、教育和科研。

  醫院構成

  新加坡中央醫院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大門與圍牆,從實質上來說它應該是一個醫學園區。整個醫學園區錯落在一座山坡上,環境十分優美。

  新加坡中央醫院醫學園區,由新加坡中央醫院和新加坡健康服務系統下的許多姊妹醫院組成,其中包括National Heart Centre Singapore(新加坡國立心臟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re Singapore(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國立神經科學研究所)、Singapore National Eye Centre(新加坡國立眼科中心)、National Dental Centre Singapore(新加坡國立牙科中心)和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 Singapore(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

  這個醫學園區提供30餘種專科服務,包括血液科、腎臟科、核醫學科、骨科、病理科和燒傷整形外科。同時,也提供一系列的醫學相關專業的服務,包括臨床營養、社會醫學服務、作業治療、物理治療和言語治療。

  醫療培訓與科研

  20世紀60年代,新加坡中央醫院成為全國第一所專科醫生培訓基地。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璐琳醫學院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在這裡完成他們一部分的學習任務。同時,醫院的醫生在兩所大學都承擔著教職工作。醫院也為亞太地區的護士、放射技術員、治療師等提供畢業後的學習平臺。

  醫院的目標,是要將新加坡中央醫院醫學園區打造成全球的轉化醫學和臨床科研中心。醫院將臨床科研作為醫學實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建立病人的基因庫和臨床資料中心,提高醫療和教學品質。

  相關背景:

  在新加坡不僅醫院架構和集團管理模式和中國公立醫院不同。新加坡主要有兩所醫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璐琳醫學院,本科五年制,學生畢業獲得MBBS(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是學士後學位,學制四年,學生畢業後獲得MD(Doctor of Medicine)。新加坡的醫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實習階段,所以學生畢業後,要申請新加坡醫院的Houseman,類似國內的實習輪轉。Houseman一般一年左右;之後就是Medical Officer,大約需要五年,通過FRCS或者FRCP後,才能成為外科或者內科Registra,相當於國內的主治醫生。之後的晉升需要時間、臨床、科研論文、職位空缺等各方面的因素,上一級是Associate Consultant,然後就是Consultant,這兩級大概類似於國內的副主任醫師級別,成為Senior Consultant相當於主任醫師。

  大多醫生在成為Consultant或者Senior Consultant後,就不會選擇去獲得Professor的頭銜,而會選擇到壓力更小、收入更多的私立醫院行醫。

  醫院設施

  全院病房是連體組合的綜合大樓(包括門診急診科、病房內科、外科、醫技科室、辦公樓、會議室、服務部等均在一座樓內),各科室間的聯繫可通過密閉的中樞傳送系統進行聯絡,既方便又快捷,且安全。

  六部電梯,專人專用

  每層樓均設有6部電梯。病人專用電梯1部,家屬專用電梯2部,工作人員電梯1部,餐車電梯1部,運送汙物電梯1部。病人專用電梯只限到二樓,而所有的醫技科室亦均設在二樓以上,理由是有效地保護病人的隱私權,因為一樓是公共場所,所有病人、探視人員、醫務人員等來來往往,而有些是整形、燒傷或截肢術後需要外出檢查或治療而又不願意讓人知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創傷。

  病房分級,保護隱私

  每個病房均設有80-90張床位,分A、B1、B2級病房。A級是單間房,內設電視、電話、衛生間、空調、電動床(床的兩側護攔設有房燈開關、呼叫報警系統、床鋪升降按鈕等);B1級是每間4張床,設施不同於A級病房,是4個人共用一個衛生間,床鋪是手動搖床;B2是6個人1間,病房內只設有電風扇,沒有電視、電話及衛生間,但病區內設一個活動室,室內有電視、圖書供病人及家屬觀閱,另有一個公用衛生間。不同的設施,可讓病人以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擇床位,避免了跨科及借床的麻煩,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病人的需求。

  不論是A、B1、B2級病房,每個床位均設有可滑動的圍屏,醫務人員的所有診療及操作均在圍屏內進行,既保護了病人的隱私權,又有效地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

  四種指示燈,分工明確

  最值得借鑒的是各病房門口均設有4種顏色的指示燈(白色、綠色、黃色、紅色)。當白色燈亮時,提示有健康助理員在病房內操作(如協助病人擦身、餵飯、上衛生間等);當綠燈亮時,提示有醫護人員在病房內進行診療或操作,避免了病人在病房走廊上大聲叫喊尋找醫護人員的噪音;當黃燈閃亮並發出嘀嘟嘀嘟聲時,提示病人有求助(多是輸液問題、病人在衛生間求助或病人跌倒等),醫護人員需及時到病房解除報警原因;所有病房內醫護人員需要求助或病人發生意外情況時,只需按下床頭的急救燈鈕,病房門口的紅色報警燈就不斷閃亮並發出急救聲,提醒在班的所有醫護人員只要是能放下手中的活,均需趕到求助病房協助搶救。這樣就減少了專人通知醫生的麻煩,以最快的速度贏得搶救時間。

  醫療費用個人與政府共擔

  新加坡醫療體系主要分為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兩部分。私立醫院以看門診為主;公立醫院以住院病人為主;新加坡衛生部直管下屬兩大公立醫院集團,NHC(national health group)和Sing Health (Singapore health survice )。新加坡中央醫院(SGH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就是Sing Health旗下最大的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由個人和政府共同承擔。個人承擔份額的多少根據個人住院病房等級而不同。

  (根據新青年麻醉論壇等公開信息整理)

  (原文標題:醫院 | 新加坡中央醫院全解析)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