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誰在太空軍事化問題上“賊喊捉賊”

2015-04-10
来源:中國青年報

  美國的X-37B空天飛機一直處於神秘試驗狀態,有專家認為,X-37B在實戰中可以用於捕獲在軌衛星和破壞航天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太空戰武器系統。上圖為美國空天飛機X-37B圖解。CFP供圖

  近日,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塞西爾·黑尼表示,中國的太空戰能力是美國的重要關切對象。他認為,美國必須“做好准備,以應對向太空延伸的任何行動”。言下之意,美國是太空軍事化的受害者。

  實際上,美國才是對太空軍事運用時間最長、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在美國政府各部門對太空的投入中,美國國防部一直是投入資源最多的部門之一。美國是名副其實的太空軍事強國。

  “如果失去太空資產,我們將後退到二戰時期的作戰方式”

  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70年代開始重視將有限的太空資源用於軍事目的,以當時種類和數量並不多的軍用衛星實施戰略偵察,它們在1961年的“柏林牆事件”和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冷戰時期,美國形成了與蘇聯相抗衡的太空對峙態勢,現役的大部分太空系統都產生於這個時期。同時,美國逐步將太空的軍事運用導向實戰。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美國用自己的偵察衛星向以色列提供戰場情報,幫助以色列扭轉了戰局。

  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美國將所具備的太空能力大規模整合到美式聯合作戰中,特別是大量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凸顯了對太空的依賴。美國退役上將查爾斯·霍納曾說,“如果我們的軍事武庫中失去太空資產,我們將後退到二戰時期的作戰方式”。美軍對太空軍事運用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特別是在1983年3月23日,美國總統裏根以電視演說的方式發起了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內容是為了防止以蘇聯為首的國家對美國及其盟國發動核打擊,並研發各種技術手段攻擊敵方外太空的洲際彈道導彈和外太空飛行器。但這一計劃因戰略環境變化和技術實現難度過大終止了,它於1993年5月13日更名為“彈道導彈防禦計劃”,但是“星球大戰”計劃卻勾勒出一副完整的美國太空軍事運用全景圖。尤其是在計劃實施過程中誕生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和“反衛星系統”都已成為今天太空作戰關注的焦點。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美國建成了以各類衛星系統為核心的世界上最完善的太空軍事運用體系。其中包括:以“國防衛星通信系統”、“軍事星”和“特高頻後繼衛星系統”為主的通信傳輸衛星,以“全球定位系統”為主的導航定位衛星;以“鎖眼”、“長曲棍球”為主的成像偵察衛星;以“大酒瓶”、“入侵者”和“徘徊者”為主的電子偵察衛星。這些衛星系統成為美軍實施全球軍事行動的重要支撐。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的太空系統第一次大規模用於實戰,美國先後調集和發射了70多顆衛星,用於保障沙漠地區的多國部隊作戰行動,其中尤以導航和氣象衛星的作用最為突出。美軍戰後指出,“這場戰爭取得成功的核心因素是美國擁有航天力量,這是伊拉克軍隊無法克服的劣勢”。

  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有90多顆衛星被廣泛用於北約空中作戰體系的構建,以及實施戰場偵察、精確打擊和戰損評估。時任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副司令庫克中將指出,“戰爭中美軍使用的每一條信息,不是從空間獲得就是通過空間傳輸的”。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服務戰場的衛星已達100多顆,並開始全面支撐美英聯軍的戰役戰術行動,第一次構成空天地一體的信息網絡,形成了以太空優勢為基礎的信息優勢。

  美國對太空軍事運用的新戰略

  進入21世紀之後,美國對太空的軍事運用明顯加快。首先是在國家和軍隊層面都對太空軍事運用提出了更為鮮明和具體的指導。在國家層面,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於2006年發布了《美國國家航天政策》,重申了美國太空軍事力量建設的四項關鍵任務,即太空支持、太空力量增強、太空控制和太空力量應用。2010年,美國政府頒布《美國國家太空政策》,提出由美國確保對太空的和平利用,以維護太空穩定的名義保持霸權。

  在軍隊層面,最為活躍的是美國空軍,充分體現了其空天融合的建軍思想和作戰理念。2000年,美國空軍發布的《航空航天部隊:保衛21世紀的美國》白皮書正式確立了“航空航天一體化”的建軍思想和作戰理論。2001年,美國空軍頒布的《太空作戰》條令確立了太空戰場和太空資源在未來作戰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美國空軍頒布的《反空間作戰》條令首次提出了以防禦性反空間作戰和進攻性反空間的太空戰戰法。2007年,美國空軍又對《太空作戰》條令進行修訂,明確了太空戰的組織機構和太空作戰部隊的使命。

  在這些戰略指導和作戰需求的牽引下,美國不斷提出一些新的建設思路和理念,對長期經營的太空軍事體系進行改造和革新,以確保在太空領域的絕對優勢。2007年4月,美國國防部正式向國會提交了“作戰響應空間”報告,提出以快速發射戰術小衛星為核心的“作戰響應空間”計劃。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美國衛星系統面臨的太空對抗威脅,確保在戰時能夠於短期內快速、經濟、高效補充美軍目前的五大戰場衛星群。2013年8月,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發布《彈性與分散式空間系統體系結構》白皮書,提出為了應對潛在對手空間控制手段的威脅,以結構分離、功能分解、多軌道分散等多種方式,將現有的衛星星座和空間系統體系結構改造成具有“彈性”的“分散式空間系統”,以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

  與此同時,美國馬不停蹄地以大量新技術和新裝備替換老舊的太空系統。包括研發投入使用一大批新型衛星系統,如“寬帶全球衛星通信系統”、“先進特高頻通信系統”和“移動用戶目標系統”等新型通信衛星,“下一代光電系統”和“未來成像體系結構”等新型成像偵察衛星,以及名為“聯合天基廣域監視系統”的新型海洋監視衛星、名為“集成化過頂信號偵察體系”的新型導彈預警衛星和“天基紅外系統”新型電子偵察衛星。

  為了加強對太空的監視能力,美軍還重點研制和部署了一系列新型的天基空間目標監視系統,以確保美國在近期內獲得滿足太空對抗需求的空間態勢感知能力。其中,包括2010年部署的以發現、鎖定和跟蹤地球軌道目標和深空微小目標為主的“天基空間監視系統”,2011年部署的以監視宿主衛星周圍空間環境為主的“自主納衛星護衛者”等。這些系統以監視太空垃圾和防禦的名義進行,實際上更可以用於應對潛在的各種太空威脅和為實施反衛星作戰服務。

  實現“重返亞太”需要太空領域的支撐

  近年來,太空作為維護美國戰略利益的支柱領域,在貫徹美國新的國際戰略、軍事戰略和作戰思想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重返亞太”的國際戰略中,雖然“中國不是美國重返亞太的唯一原因,但卻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以中國為目標的太空軍事系統建設成為貫徹這一戰略的重要支撐。2012年11月14日,美國和澳大利亞聯合宣布,美軍將在澳大利亞安置功能強大的空軍C波段雷達和太空望遠鏡,並明確表示這是美國將戰略轉向亞洲的一部分。美國高級官員透露,這是美國首次在南半球部署C波段雷達,將使美國能夠更好地追蹤太空碎片和中國的航天發射。該型雷達每天可以追蹤多達200個目標,用於確認衛星及其軌道和潛在的異常現象。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表示,這是美國軍力再平衡到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新前沿”。

  在軍事戰略上,美國於2014年11月7日提出了旨在投資尖端技術與系統的“國防創新計劃”,這被稱為美國曆史上的第三次抵消戰略。這一戰略強調重新占領新的軍事制高點,以戰勝現有和潛在的對手。其中,美軍將太空領域的安全列為未來作戰行動的四大挑戰之一。為此,需要有超越對手的“撒手鐧”。近兩年一直處於神秘試驗狀態的X-37B空天飛機就是一個重要的籌碼。作為可重複使用的“軌道試驗飛行器”,X-37B能在大氣層內外自由飛行。今年,美國計劃發射第四架X-37B,具體任務引起了人們廣泛的猜測。但可以確定的是,X-37B在實戰中可以用於捕獲在軌衛星和破壞航天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太空戰武器系統。

  在作戰思想上,美軍於2015年1月8日將以太空軍事系統對抗開局的“空海一體戰”概念更名為“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旨在維護美國在太空、網絡、海洋和天空等全球公共領域的行動自由,特別是包含了其要奪回太空戰略優勢的決心。因為在美國所倡導的“全球公域”概念中,太空公域是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一公域中,美國一直追求的是確保己方太空通行和太空自由行動,以及在必要時拒止敵人使用太空的太空控制和將太空資源與三軍力量相結合的全面武力整合。從某種程度上講,“空海一體戰”的更名並不意味著放棄原有作戰思想,而是將作戰范圍進一步擴展,太空就是一個落腳點。

  但是,要實現這些目標,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更需要投入這些資源的借口。為此,美國近年來的遏華政策提供了足夠的動力和素材。2014年,美國外交學會在一份名為《太空危險事件》的應急備忘錄中說,“自2005年以來,中國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至少進行了6次反衛星試驗,而擊落美國預警衛星將在中美海上對抗時發揮積極作用”。這與此次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塞西爾·黑尼的表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然而,美國竭力維護和保持太空霸權的事實使得這種“賊喊捉賊”的宣傳很難讓人信服。(作者:王鵬)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