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6

內地刺激措施宜早不宜晚

2015-04-16
来源:香港商報

   國家統計局昨公布,首季經濟增長率為7%。這是自2009年以來單季最差經濟表現,堪堪達到了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訂下的「7%左右」目標。從數據上看,「三駕馬車」表現均低於預期,說明經濟遇到的困難超過以往,形勢嚴峻。維持經濟環境穩定,是結構性改革成功的關鍵,「穩增長」更是推動改革的基礎,在此情況下,中央需正視經濟減速的客觀現實,出招穩經濟,以守住「保就業,調結構」的底線。同時,相關刺激措施宜早不宜晚,避免增長放緩太急,否則等經濟明顯轉差時才出手,既加大挽救難度,又可能承受過度刺激帶來的負作用。

 
  官方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來自內外部的雙重影響。外部需求明顯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出口,內部是因為中國正處在「三期疊加」(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關鍵階段,增速換擋的壓力和結構調整的陣痛相互交織。雖然新動力加快孕育,但新動力的體量還比較小,短期內難以彌補傳統動力消退所帶來的影響,強調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是「預期之中」。內部動力未足,周邊指望不上,對穩增長構成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李克強總理14日談到了他對中國經濟的基本判斷,認為內地經濟增長仍處於合理區間內,但他同時強調,必須清醒看到經濟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做好應對更大困難挑戰的準備;要求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靈活施策,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政策工具,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中央此前一直強調的是發展的品質,強調的是調結構,而今將「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放在突出位置,相信在一段時間內,側重點是放在加大托底力度上,在穩增長的前提下調結構。
 
  事實上,隨著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中央對穩經濟的力度已顯著加強。人行在過去半年來已多番出招,除了透過常備借貸便利(SLF)及中期借貸便利(MLF)、重啟逆回購等方式為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外,去年11月以來內地已經兩次降息一次降準;其他諸如增加基礎設施支出、下調電價、樓策改弦易轍,催谷國家牛市等手段,也一一祭出。不過,從差強人意的宏觀經濟數據表現來看,上述措施似尚未足以推動實質經濟復蘇,特別是「克強指數」部分,鐵路貨運量和社會用電量都呈現很大程度的跌勢,顯示未來穩增長還有繼續加碼的空間。
 
  中央已備有多項穩經濟彈藥,李克強此前曾表示,由於這幾年沒有采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官方運用政策的回旋餘地還比較大,「工具箱里的工具還比較多」,因此外界無須對中國經濟未來太多悲觀。以目前情況來看,人行應會采取更果斷措施進一步「放水」,讓貨幣政策進入實質性放松階段,防止經濟失速及陷入通縮等困境。與此同時,政府亦有望在基建、公共開支及房地產市場等各範疇落實更多寬松措施,以配合寬松貨幣政策。最重要的是要未雨綢繆,出手果斷,而不是被動回應,以免貽誤時機。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