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三公”經費下降與“三公”不解之問

2015-04-21
来源:羊城晚報

  2015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大幕近日全面拉開,逾90個部委機關曬出預算細賬。由于這是新預算法實施后,中央部門預算公開“首秀”,引發了輿論高度關注,也收獲了很多點贊。

  在新預算法推動下,剛剛公開的中央部門賬本亮點頻出,如今年首次公開到經濟分類最底級的款級科目成為最大看點,往年按功能分類,只能顯示“錢干了什么”;今年按經濟分類后,會顯示“錢去哪了”,這樣,以前看不懂的賬本或許就能看懂了。

  賬本顯示,今年中央本級“三公”預算下降11.7%。這已是連續第5年下降,說明遏制公款浪費的相關制度和改革收到明顯效果。除經費下降外,涉及“三公”有關信息的首次公開,例如部級領導用車數量首次公開,也吸引了足夠多的眼球。

  但在肯定“三公”經費連降的同時,還有一些不解之問值得探究。比如說,今年“三公”預算下降11.7%是否降到了合理水平,值得一問。“5連降”固然可喜,但仍不免讓人想問,究竟是過去每年沒有壓縮到位,給下一年預留了一定下降空間,還是壓縮“三公”經費本就需要一個過程?

  對公眾而言,顯然希望“三公”經費一步壓縮到位,以便節省資金用于民生改善,或者減輕納稅人負擔。從審計、紀檢部門每年公布的違規問題來看,盡管過去幾年每年都較大幅度壓縮了“三公”經費,但每次都似乎給公款浪費留下了一些空間。這提示我們,遏制公款浪費必須嚴把預算關。

  再如,今年“三公”預算下降11.7%,主要是公車經費大幅下降的“貢獻”。但今年的“公車賬目”似乎讓人有些看不懂,這是因為,賬本顯示102個部門中有24個單位列出了2015年新購車輛的計劃。但另一方面,中央部門公車拍賣已經進行了多輪,為何會一邊賣舊車一邊添新車?

  這些問題,無疑值得深究,否則,就會有人質疑,“賣舊”是不是為了“換新”?這是否是一種新的浪費現象?還讓人奇怪的是,11個部門今年有購車計劃,卻沒有安排用于購車的預算支出。難道說這些部門購車不用花錢?或者說,有關部門粗心,預算安排遺漏了購車支出?

  有學者解釋稱,“現在中央部門的行政事業性資產和財產經營收益也都還沒納入預算管理。中央部門通過出租房子等產生的收益,就作為‘自有資金’由單位開支。”新預算法不是明確要求政府所有收入納入全口徑預算嗎?一些部門難道還存在“自收自支”的小金庫?這比購新車更讓人憂慮。

  按理說,在大幅削減、拍賣公車的情況下,不應該再添置新車,理應在部門內部或者部門之間進行調配。即使內部調配不能解決所需要的公車,必須購新車,也應該對購車理由做出解釋說明。尤其是,11個部門準備購車卻未安排預算,是否折射出相關部門沒有嚴格落實法律要求,需要公開解釋。

  雖然“三公”經費公開細化到部級領導用車數量,但公眾看不懂、弄不清的問題還有不少。例如,“公務用車運行費”,應該包括司機費用、燃油費用、保險費用、維修保養費用等,但公眾既看不到這些費用的具體數字,也看不到每輛公車每年平均跑多少里程等。

  誠然,“三公經費”與“三公消費”有一定區別,那么,“消費”與“經費”之間的差額到底有多少,也是很受關注的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在“三公”經費5連降、公開越來越細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預算透明度。另外,對于公眾的不解和疑問,應該要有及時回應機制。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