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市建局應與民共議

2015-04-29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香港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陳文鴻

  市區重建局不可能是發展商,以利潤掛帥。因為這屬公營機構,使用公帑,以政府的名義推動市區重建。

  市建區仿效發展商,便與私營企業無異,與民爭利。另一方面,市區重建涉及社會多個範疇,作為政府的公營機構,代表社會整體利益,不能把財務收益以外的社會目標、社會利益拋棄。當全球要求企業要負上社會責任時,香港不應走上倒退之路,把肩負多方責任的市建局,變成唯利是圖的發展商。

  市建局的經營原則是「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透過適當的發展密度,土地用途規劃、城市設計、綠化、本土文化、文化保育與活化等,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優質城市」。這些公開的承諾,重申市建局作為公營機構的社會、文化、都市、環境的責任,這絕不是私人企業。過往,市建局被某些人質疑為考慮利潤多於其他目標。例如重建樓宇,往往追求高樓價,不考慮原來的社區社會文化,誤以為豪宅化便是市區重建。不明白這樣的「士紳化」(gentrification)在國際上早已備受批評,一是破壞原來社區的社會網絡、生活方式、文化條件;另一是制造飛地,產生社區內的社會矛盾和差距,不利社區的融合和多元發展帶來的創新。

  香港的城市規劃,長期面對舊區重建的難題。舊區發展不等同於舊樓重建或再發展。舊區包含社區、街道、社會文化傳統,以及住房以外各種公私服務的配套。即使在舊區里個別樓宇的重建,城市規劃及相關法規本都應定下原則、指標要求私營發展商遵守。香港這方面遠遠落后於其他發達社會,包括競爭對手新加坡。作為公營機構,市建局不可不作出示範,在重建項目里體現以人為先、社區為本等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使重建成為社區更新發展的推動,更好地保育和發揮本地社會文化資本條件。

  幾年前,市建局檢討本身發展和運作,理論上應吸收國際先進經驗,改變香港城市幾十年缺乏發展的困局。很可惜,政府財政寬裕卻把儲備讓金融服務機構賺去豐厚的管理費用,而不在社會內投資。市建局的重建過於考慮回報,也執迷於豪宅化,進展緩慢,不單起不了市區重建的社會發展的先導作用,甚且在舊區重建上,把舊區用破壞的方法重建,產生出今后幾十年都難以逆轉的錯誤。

  市區重建,對整個城市影響重大。國際上都要求參與式的規劃,市建局本身亦許諾「與民共議」。可惜,一直以來共議的少。政府若放棄對市建局的監管,這會是不可原諒,也難以修補的巨大錯誤。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