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1

俞永福:“互聯網+”的本質是重構供需

2015-04-29
来源:搜狐科技

  文/阿裏巴巴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 俞永福

  最近看到一些互聯網創業項目,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些項目多與流行的O2O有關:有利用手機預約足療的,有提供廚師上門服務的,最有意思的是一個早晨去用戶家裏叫起床、做早餐的項目,目標用戶是那些賴床和沒空吃早餐的單身白領——撇開對模式和前景的論證,這確實是個貼心的點子。

  這些奇思異想的項目,正好印證了李克強總理的那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而這個理念背後的重要支撐,就是同樣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的“互聯網+”。這個概念的熱門程度不用多說,行業內外的輪番解讀直到現在都能占據媒體的重要位置;各種跟互聯網沾邊的項目或概念,不管是在早期還是二級市場,價值都跟著媒體熱度水漲船高。

  關注度高不是壞事。但越是在這種時候,其實越應該保持冷靜的頭腦,清楚認識“互聯網+”背後的本質是什么,而不是任性地爆炒概念。我也拋磚引玉,談談自己對“互聯網+”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互聯網創業流行跨界,與各行各業相結合產生新模式,大到一套房子小到一碗面都有可能是方向,我稱之為“聚變時代”;另一方面,它也是傳統互聯網創業時代終結的標志,純線上創新進入瓶頸期。一進一退的背後是:純互聯網的變化處於相對平緩期,高速進化的更多是借助新技術的非互聯網行業。

  因此我認為看一個項目是不是真正的“互聯網+”,關鍵是看原有的非互聯網業務,在與互聯網連接後有無產生質變,並且這種質變不在於提升效率,而是體現在供需的重構上。前者只是”+互聯網“,物理疊加,改善存量;後者才是”互聯網+“,化學反應後創造增量。

  “+互聯網“的價值是利用互聯網技術打破原有業務中的信息不對稱環節,從而實現效率重建。具體來說,過去我們受限於時間、地點、流程等信息不透明導致的高成本,“+互聯網”後以後就能實現在線化(24小時接入)、規模化(一點接入,全球覆蓋)、去渠道化(減少流通成本)。

  典型例子就是打車軟件,大大提升了乘客和司機對接效率,但另一方面,出租車供給量和乘客打車需求原本就在那裏,互聯網只是將這種存量的效率和體驗發揮到極致,因此只是“+互聯網”。

  “互聯網+”則做到了真正的重構供需。因為非互聯網與互聯網跨界融合後,不只是改善了效率,而是在供給和需求兩端都產生增量,從而建立新的流程和模式:供給端是“點石成金”,將原本的閑散資源充分利用;需求端則是“無中生有”,創造了原本不存在的使用消費場景。兩者結合,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共享經濟”。

  例如專車軟件,與打車軟件不同,它的模式是將社會中更多的閑散車輛集中起來,成為商品資源進入商業流程,增加了供給;而乘客日常則在打車之餘,多了專車的選擇,需求也增加了。重構供需,因此是典型的“互聯網+”。

  高德也進行了“互聯網+”方面的嘗試:高德交通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基於高德的交通大數據雲,開放我們的大數據能力,能夠提供實時擁堵路段排行、曆史擁堵指數對比等,並基於此提出智能躲避擁堵的出行解決方案。當這些能力與交管局、交通電台及其他各行各業合作時,就能創造出全新的供需關系。例如交通台與高德合作後,增加了避堵解決方案的新供給,而聽眾則收獲了智能避堵的新需求。

  理清“互聯網+”的實質,再回過頭來看總理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會發現其中的內涵。如果還是“+互聯網”的存量生意,有限資源從左手倒到右手,那還是小部分極客的遊戲,絕不可能支撐起“大眾”和“萬眾”的廣度。

  而“互聯網+”則真正把創業的廣度擴展到了三百六十行,因為互聯網和非互聯網的跨界融合,能夠出創造更多原有模式之外的變量。未來隨著互聯網和非互聯網融合的進一步加深,可能沒有必要再區分互聯網和非互聯網了,所有行業最終都可以統稱為“互聯網+”行業。

  總而言之,“互聯網+”可能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代表傳統互聯網創業時代的結束,機會窗口已經關閉;但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遠遠超過它終結的那部分,重構供需意味著創業第二春,再小的初心和夢想都能成為創新之源。

  如果連上門叫起床都能成為好生意,還有什么點子是不敢想的呢?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