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不是要談《復仇者聯盟之內戰》,希望大家不要感到失望。我想談的是2015 DARPA機械人挑戰賽總決賽,全球25隊參賽者和他們的機械人,齊集在美國加州,參加這個在星期五、六舉行的比賽。執筆之時,我正在觀看網上直播,默默為HKU和我母校MIT打氣。
這個挑戰賽希望促進多用途仿人機械人的研究。參賽機械人模擬在人類不能生存的惡劣環境(如受核污染的反應堆)、不預知的情況下,進行拯救和維修工作,所以機械人必須非常靈活,能適應不同的外在環境。參賽機械人須要完成多項工作,包括駕車到達現場、下車、開門、轉動水閘開關、用電鑽鑽牆、上樓梯、在破爛的雜物上走動等等。機械人要使用人類用的工具,包括電鑽、樓梯等,因為這很可能是事故發生后,現場僅有的工具。
這些工作對人類來說,可說是輕而易舉。但對機械人來說,即使走路,也殊不簡單,因為機械人四肢多個不同關節需要準確協調,才能令機械人在向前行時,仍能保持平衡。港大采用的Atlas機械人,除了有大量可精密控制的關節外,還有立體攝影機、激光掃描器及其他感應器。研究團隊須要開發軟件,分析視像、激光影像及其他感應器資訊,尋找目標物件,指揮四肢關節,指令機械人走到適當位置,做出拾起工具、轉動開關等動作。
5月中,我和同事就到香港大學,探訪了工程學院的高端機械人研究室(Advanced Robotics Lab),田之楠院長和團隊給我們作了很詳細的介紹。田之楠教授和父親田長霖教授是工程界的兩代代表人物。田長霖教授學術地位崇高,是加州柏克萊大學首位華裔校長,退休后應當時行政長官的邀請,擔任創新科技委員會主席。田之楠教授在2012年加入香港大學,擔任工程學院院長,大力推動機械人研究,短短三年建立了一個由杰出的年輕學者為骨干的研究團隊。
目前,多用途仿人機械人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正如最新一期《時代雜誌》所指,只是行了「One Small Step」,發展潛力巨大,但要實際應用仍有一段距離。相對而言,特定用途機械人的發展較為成熟,近年已經有無須人手實時操控的專用機械人,在不同的崗位協助工人工作,提高工人的生產力。例如Amazon貨倉的機械人可以依次序把適當的貨架,自動帶到裝貨員面前,省卻裝貨員走到不同貨架的時間。每名裝貨員每天可以處理的貨物自然可以大大提高,相信工資也有不少上調空間。
拾起錫紙袋包裝的薯片而不把薯片弄碎,是機械人的惡夢。Amazon舉行了另一個大賽,邀請各地研究員一同解決這個難題,港大團隊也有參加。
事實上,國際智庫The Conference Board最近發表了環球生產力的調查報告,指全球經濟體的勞工生產力增長(labour productivity growth)去年出現放緩,由2013年的0.8%下降至0.6%,幾乎所有經濟體的增長都有所減慢。聯儲局主席耶倫、英國財相歐思邦於上月都分別公開表示,關注國家以至環球生產力放緩,歐思邦在保守黨贏得大選后更表明,提升英國國家生產力是新一屆政府經濟範疇的重要挑戰,更表示在7月公布的預算案,會提出具體措施。耶倫在演說中也指出,生產力對提升國民生活水平至關重要,要提升國民收入,持續提升生產力是先決條件。
「勞工生產力」是以每名勞動人口產出的經濟成果計算。換言之,它與勞動人口的技能和科技應用等都有直接關系。香港的生產力與其他已發展經濟體相比,一直都有領先優勢,這亦反映於我們近年即使沒有大量輸入勞工和填海造地,每年仍然能夠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隨著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持續提高生產力更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我們必須一方面增加高增值工作的比例,同時更多采用科技,提高勞動人口的工作效率。
我相信隨著相關技術逐漸成熟、成本逐漸下降,增加應用機械人將可以協助我們提高生產力,甚至可以吸引部分制造業回流香港。以往,我們的工業一直以勞動力密集的形式運作,在80年代起,香港工資上漲,工廠遷到工資成本較低的珠三角地區。現在,珠三角地區的工資已經不低,有些廠商選擇遷往柬埔寨、緬甸等東南亞地區。我認為另一個選擇是向高端方向轉型,利用機械人提高工人的生產力,工廠的產值和工人的工資都可以得到提升。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2015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