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養老金救市,誰救養老金?

2015-07-07
来源:證券時報網

  近日股市動蕩,有關養老金入市救市的消息和呼聲不斷,而一些官員和專家紛紛在媒體上發聲,論證養老金救市的好處。人保部和財政部聯合起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也開始向公眾征求意見,普遍被認為是救市的利好消息。養老金入市顯然被當成維護股市穩定的救命稻草。

  近日股市動蕩,有關養老金入市救市的消息和呼聲不斷,而一些官員和專家紛紛在媒體上發聲,論證養老金救市的好處。人保部和財政部聯合起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也開始向公眾征求意見,普遍被認為是救市的利好消息。養老金入市顯然被當成維護股市穩定的救命稻草。

  這樣的看法是非常可怕的,如果這樣的看法很快變成現實,則更是極其危險的。

  中國社會保險基金,確實存在被通貨膨脹吞噬而縮水的可怕境況。專家們呼吁允許養老金為主的社會保險基金入市的理由,往往是舉社會保障基金入市可能帶來的誘人收益。但事實上,社會保險基金的虧損,恐怕不僅僅是不能進入股市造成的,高昂的管理成本,碎片化的管理體制,以及被貪污挪用之類的管理漏洞,都是造成養老金賬戶損失的原因。

  政府官員和一些專家對于養老金入市,動輒舉國外的例子,實際上,國外養老金入市與中國的正在征求意見的所謂入市,是大相徑庭的。

  固然,國外很多國家的養老金是可以入市的,但除了日本、韓國外,大多數國家如美國、英國、新加坡等都規定,基礎養老金不能入市,只有補充養老金可以入市。所謂基本養老金,類似于中國目前的強制繳納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養老金。而補充養老金,則相當于中國自愿繳納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以及個人養老儲蓄。中國目前討論的養老金入市,顯然是要讓基礎養老金入市,這種做法,在國際上是很少見的。之所以國外禁止基礎養老金入市,是因為基礎養老金是人們退休后真正的保命錢,起安全網的作用,一旦這筆錢出現問題,老無所養將成為可怕的現實。所以,大多國家設立紅線,禁止基礎養老金入市,以確保它的安全。這類養老金哪怕沒有收益,也不能進行風險投資。而補充養老金計劃是屬于補充型的養老基金,起的作用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如果投資出現風險,也仍然有基礎養老金托底,自然可以允許入市投資。即使是這樣,投資決策也充分尊重個人的意愿。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養老金體系由“三大支柱”構成,即作為第一支柱的聯邦養老保險計劃,作為第二支柱的雇主養老金計劃和作為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儲蓄計劃。雇主養老金計劃來自美國《國內稅收法案》第401(K)節,因此也叫401(K)計劃。它由雇主發起并設立養老基金,其資金來源于雇主繳費或是雇主和雇員的共同繳費,形成資金積累。雇主養老金計劃和個人養老儲蓄計劃的共同特點是政府給予稅收優惠,賬戶資金可以投資股市,收益形成積累,到退休時由權益人支取。

  作為補充養老金的第三支柱即個人養老儲蓄賬戶和第二支柱的雇主養老金計劃都可以投資股票。對于個人養老儲蓄計劃的投資,由賬戶擁有者委托獲得政府許可的銀行、共同基金、保險公司、經紀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投資,并承擔全部的風險,政府不做限制。雇主養老金計劃的設立條件和運作模式要嚴格和復雜一些。在401(K)計劃下,作為養老金方案發起人的企業需要設立相應的養老基金管理機構。該管理機構由雇員代表、雇主代表以及熟悉投資和精算的專業人士組成。由于401(K)計劃下的養老金資產記在員工的個人賬戶名下,因而該機構還扮演著賬戶管理人的角色。在資本運營前,養老基金管理機構先行選擇一系列的投資機構和投資產品,然后將一份列有這些機構、產品連同相應風險收益的清單交由員工,再由員工個人決定具體的投資去向。根據員工的投資意愿,管理機構作為信托人將養老金委托給專業的投資機構進行市場運作。與此同時,企業需將其養老金方案及信托方案報備給勞工部,經勞工部獲準后方可獲得入市資格;還需經國內稅務局批準,以獲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這一過程中,發起人、基金管理機構、賬戶管理人、信托人、受托人、個人和政府各盡其職,權責明確。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介紹美國的養老金入市政策,意在說明,同樣是養老金入市,美國的情況和中國擬議中的情況絕然不同。認為美國養老金入市帶來股市的穩定和繁榮,中國也應該讓養老金入市而救市,那不是出于無知,便是出于不負責任的誤導。

  中國養老金為什么不能盲目入市尤其不能匆忙救市?原因在于,第一,中國股市絕不是成熟的股市,充滿巨大的投機性和投資風險。將作為保命錢的基礎養老金投入股市,萬一虧損,后果極為嚴重。第二,國外尤其美國那樣入市的養老金,都是屬于個人積累型的,可以作長期投資,到個人退休后支取。中國養老金制度以現收現付的統籌型為主,如果將統籌賬戶基金用于投資股市,因為統籌基金很快要給支付權利人,很難進行長期投資;如果對積累的個人賬戶進行投資,那么,個人賬戶的錢完全是投保人個人的財產,未經個人同意,沒有人有權進行風險投資。如果說統籌賬戶的支付政府本來應該兜底,投資虧損還可以由財政彌補的話,那么,個人賬戶出現虧損,將出現無人承擔責任的局面。第三,美國401(K)計劃下,基金管理機構、賬戶管理人、信托人、受托人、個人和政府各盡其職,防范投資風險和委托代理中可能出現的受托人機會主義風險,而中國目前根本不具有這樣的機制。在投保人連個人賬戶的資金到底誰在管,上面有多少錢這樣最為基礎的信息都弄不清楚的情況下,將個人賬戶資金進行風險投資,怎么能夠談到責任約束?

  數額不菲的養老金進入股市,看起來確實有很大的好處,而這種好處在美國確實已經得到證明。但是,在中國卻極不現實,因為缺乏基礎性的制度保障。本人對于養老金入市本來并不反對,但是,在條件并不成熟,基本制度并不存在的情況下,養老金入市應該更為謹慎穩妥。等到將基礎性制度建立起來了,股市也規范了完善了,那時候進入股市也來得及。對于養老金的縮水問題,目前還是抓好管理堵塞漏洞為最要。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