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圍繞著高考招生,各大高校開啟了搶頭條的模式。清華北大的招生大戰剛剛落幕,復旦便不甘寂寞,以一則《重慶一文科狀元與復旦簽確認書卻未被錄取》的新聞走到輿論中心。
這條新聞說的是重慶江津文科狀元,在填報志愿之前和復旦大學招生組取得聯系,然后雙方簽了一份協議。招生組要求這名同學必須做到三點,一是不填寫提前批;二是將復旦大學作為第一志愿;三是建議不要填報其他學校。以此來保證同學可以擇優錄取到中文大類和社會科學實驗班。但結果卻是,這名文科狀元同學沒有到達復旦大學提檔線。結果她被平行志愿中的第二志愿上財錄取。
就在今天下午,一名來自北京的考生也曝出相同的經歷。在簽訂確認書之后將第一志愿從人大換為復旦,但最終沒有被錄取,落到了北師大。
事件一出,坊間議論紛紛。網友們大多數指責復旦大學背信棄義,耽誤考生,讓同學在一志愿之后的選擇過于草率。但也有人指出,這位同學并沒有聽從復旦招生組老師的建議,私自填報了第二志愿,以至于錯過了第二輪補錄的機會。不過也有支持復旦大學校方的,比如復旦的同學,這部分護短同學的觀點,總結下來就是,招生老師很努力,協議錄取很普遍,新聞媒體很無恥,交大更不要臉(等等,這是什么鬼)……
復旦
要弄清孰是孰非,我們先從這一份協議說起。這個協議的全名是“復旦大學2015專家組咨詢確認書”。既然是協議,核心就是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考生享受的權利是擇優錄取到確認書上填寫的相關專業,但必須要達到幾個條件,第一是一志愿報考復旦大學,二是高考成績達到復旦大學在當地的提檔線,三是不填寫提前批次的院校。那么復旦大學的義務就是保障確認書中的考生權利,權利則是獲得考生的優先報考。
在這個協議下,復旦大學的行為不難理解。因為這個協議并不是一個保障錄取的錄取協議,而是一個保證專業的協議。其中所規定的考生義務,事實上只是規定了在提檔錄取過程中的一些操作方式,這些操作方式能夠保證復旦大學對考生檔案有優先提取權,并不凌駕于現行的招考制度之上。
所以,復旦不敢保證錄取,只是保證提檔以后調配制定專業。因為學校不能操作提檔程序和招生計劃,但是能夠自己操控專業的調劑。當這位同學的分數沒有達到提檔線,復旦的優先提檔權就用不上,其實也是無能為力的。
考生
但是站在考生的立場上,同樣會感覺委屈。第一是這位同學當初受到了招生老師“不要填報其他志愿”的影響,認為錄取復旦沒有問題,所以沒有認真對待剩余四個平行志愿,只填了一個上海財經大學保底,錯過了人大這樣更好的選擇。“不要填報其他志愿”并未寫入協議中的考生義務,只是招生老師的口頭建議。
經歷過高考草簽協議的島叔,可以用親身經歷嘗試解釋一下這個情況的產生過程。雖說學校不敢保證一定錄取,但是勸說考生和家長以復旦為第一志愿,仍然會給出一些較好的預期,比如說“應該沒問題”,或者“不出意外沒問題”。然后演變為“應該不用報其他學校”,最后指不定就變成拍著胸脯說“不用報其他學校”。
問題就出在這個“不出意外”上。
名校搶生源,大多知己知彼,復旦聯系這些分數線邊緣的同學,一定是估算了決定報考其他競爭學校的考生數量。但是當其他高分考生反悔,通常是為了更好的專業選擇了復旦大學,復旦只能優先提檔高分考生,在招生計劃不變的情況下,處于錄取邊緣的考生沒有被提檔也是必然。招生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是更多的強調錄取的可能性,而淡化甚至忽略了落榜的可能。甚至在北京考生的案例中,復旦老師曾經親口答應“一定能錄取”,成為了考生改變志愿的主要原因。將一個專業保障協議,吹噓成錄取保障協議,說得不好聽,就是忽悠。這一點上,招生組難逃責任。
而且,當下的錄取制度,考生回旋余地小。雖然包括重慶在內的大部分省市采用的大平行志愿,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考生的權益,但學校為挑選者的格局沒有打破。而且考生唯一的資本只有分數,和高校之間并沒有協調的機制。甚至過程不夠公開透明,規則不夠清晰明了。
這有兩個不良的后果,一是考生對高考錄取制度不夠熟悉,導致了這次事件的主角錯過心儀大學;二是考生對于大學容易懷有敬畏之心,對于大學給出的承諾盲目相信;三是過分追求穩妥,盡可能規避風險。兩位同學顯然就是為了復旦的穩,而把先前的人大從第一志愿上換下。
本質
說來說去,各有委屈。但是,圍繞這一紙協議爭論的時候,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協議是違法的!高考錄取的唯一途徑,是各個高校通過省招辦的志愿系統,按照不同的提檔錄取規則,擇優錄取。多年以前教育部的“十條禁令”就已經明文規定,不準簽訂預錄取協議。以獎金、保障專業來吸引考生也屬于違規行為。所以這一份“確認書”是不成立的,學校的違規和考生的無知,一起造成了烏龍的發生。
違規的背后,是協議錄取與統一招生兩種方式的本質不同。統一招生,要求對于已有計劃的名額和專業不得隨意變更,甚至對于高校和考生的接觸也有限制。雙方在既定的規則下進行報考和錄取,省招辦作為二者之間的唯一中介存在。強調的是計劃和統一。
而校方提前接觸考生和協議錄取的做法,某種程度上更近似于西方的申請制度。基本到達學校要求的考生可以和學校自由聯系,無論是許諾專業還是獎金,也無論計劃的限制,只要雙方自愿,都能夠自由錄取。這個,看重的是自由選擇和招生權力的分散。
二者的本質不同,導致了在現有框架內,各種脫離統一招生的承諾必然沒有生存的空間。無論是清華北大不擇手段搶奪生源,還是自以為能夠上復旦,卻一不小心落了榜,都是這兩種體制矛盾催生出來的鬧劇。
制度
島叔在此并不想吹噓申請制有多么多么好的優勢,也承認在當下,統招統錄并不是最壞的制度。但是即使在統招制度下,也有著不同的錄取機制。
目前市面上的填報志愿方式,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區分,一是報志愿時間,分為考前和考后,二是提檔方式,分為平行和不平行。考前不平行的代表是去年以前的北京,現在已經消失;考前平行的代表是上海;考后平行,至2015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已經全部實行,這也意味著考后不平行在全國范圍內的消失。
關于考前和考后報考的爭論,一直存在。支持考前報考的人認為,這樣有助于減小考生壓力,在填報志愿時,充分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也能避免高校在知道考生成績后搶奪生源的亂象。而支持考后報志愿的則認為,這更能夠保障考生合理運用自己的考分,規避風險。
但是在提檔方式上,大家無一例外地都認可平行志愿。但是為何要到2015年才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呢?
來自山東的大鉆風來報,以山東為例,在這樣一個高考大省,但平行志愿直到2013年才得以推行。其實背后主要的原因是考試院和省內高校達成的某種“默契”。由于采取非平行志愿,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考生往往比較謹慎,所以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山東財大這類招生量大,在省內認可度不低的高校,每年都能網羅一大批優質的生源。由于這方面的壓力,山東的平行志愿多年難產。
而北京在前些年也一直采取非平行的志愿方式,島叔的一位北京朋友高考距離北大分數線只差5分,只能在第二輪錄取中去到北京東邊的某個學校,讓她時常傷感。
即使是已經實施平行志愿的地區,他們的一些行為也顯得莫名其妙,比如只有一本志愿平行,其余批次不平行。或者平行志愿只限五個,看似可以拉開梯度,充分保障選擇的空間。但這樣的限制還是一種束縛。
何處去
說起這些憂傷的故事,島叔想到了在海峽對岸了解到的一些事情。臺灣人民大方的多,同樣沒有采取申請制的他們,可以填報一百個高考志愿。而且不是以學校為志愿項目,而是細化到學校的具體專業。這意味著考生可以不服從調劑,優先考慮其他學校的優質專業,在專業和學校之間作出充分權衡。這些志愿雖然以專業為條目,但考慮到臺灣一共只有171所高校,而且目前還在縮減,這個比例實在大到可怕。
說白了,讓考生享受更多的利益和回旋余地,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在計算機技術發達的今天,高考錄取增加幾個志愿檔次并不是什么難事。從制度上來說,現成的成功經驗放在我們面前,即使不走申請制,多動動腦子,也能讓考生少些憋屈,不用一味求穩,避免鬧劇的發生。
在崇尚改革的今天,不敢出頭,不敢得罪人,怎么混? 中日間未來究竟會保持一種什么樣的態勢,會不會打仗,中國又該如何應對?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