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老手藝讓張德文樂在其中
【香港商報網訊】家譜,是中國人記錄家族歷史、尋根問祖的重要記錄。如今,能夠整理并手工制作家譜的傳統工藝人并不多。在安徽省肥東縣石塘鎮王鐵社區,有一位當地有名的家譜制作師叫張德文。數十年來,他日復一日印制家譜,他說:「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必須一直堅守下去。」香港商報 通訊員 楊梓 趙杰
制譜流程復雜繁瑣
「我是跟著父親學來的。我們祖上從清末時期就開始幫別人制作家譜,算是祖傳的本事吧。」從清朝光緒年間開始,這便是張家代代相傳的手藝,為許多家族默默記錄著中國人傳統的血緣情結和生息繁衍。手工裁切、一針一線地裝訂,在稍顯簡陋的小作坊里,在52歲的張德文手下,一本古色古香的線裝家譜就這樣誕生了。
印制家譜有五個環節,打稿子、制版、印刷、分頁、裝訂,每個環節都純手工完成。最繁瑣的是創稿階段,當家族資料收集齊全后,解讀和梳理人員關系便是重中之重。「傳統家譜一般由人物關系、名人事件、家族大事等內容組成,而要將很多古文資料精確解讀并創作初稿,過程非常復雜。」張德文坦言,有些大家族僅僅是創稿階段就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一套最普通的家譜要經歷資料整理、排版、制版、印刷,裝線等多個步驟,最少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由於手工制作的過程繁雜,通常一年只能做4至5個姓氏的家譜,但張德文的手藝遠近聞名,最遠的生意都做到了香港。
「傳統工藝之所以現在受到人們的追捧是有它獨特性的。」張德文稱,修訂家譜用的是宣紙,宣紙的質地很軟沒有辦法使用機械印刷。此外,傳統工藝使用的是水性油墨,更適合保存,而現在使用較多的油性油墨則不能很好地進行保存。
作品被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收藏
上世紀90年代末期,整理家譜開始被人們提起,張德文抓住時機,開始了他的事業。「早些年我是用鉛字來印刷,曾為一宋姓人家印制家譜。傳到香港后,香港人很驚訝,2000年有人特來找我印制家譜,可惜那時鉛字已配不齊,生產鉛字的工廠也已倒閉,我只能用絲網板印刷替代,直到現在還一直使用這種方法。」
絲網板印刷的方法是張德文自己琢磨出來的。「我用蛋清加上特制的膠為材料,然后用曝光的方式將文字映射到絲網板上,由於曝光對於光線非常講究,因此一般都在傍晚時分進行制作。」張德文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一張已經做好的絲網板,放在陽光下,絲網板上的文字成像清晰可見。張德文將自己調制的水性油墨倒在絲網板上。隨后,拿出一塊刮板,前后推拉一下,絲網板上的文字便清晰地印在了宣紙上。這種印刷方式著實令人稱奇。
2012年,張德文為安徽裴氏宗親會會長裴世平印刷的家譜《裴氏家譜》被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首都圖書館收藏。張德文因《裴氏家譜》聲名鵲起。此后,由他印制的《徐氏家譜》也於2014年被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收藏。「我想他們收藏的用意,可能是覺得我們的制作手藝是個傳統工藝。現在會做且還在做的人,在全國可能也找不到幾個人了」,張德文說。
堅持手工 未來可待
「上世紀90年代,不少客人在看過印刷工序后認為既費時間又費錢,甚至有人覺得我是騙子」,印刷廠業績逐漸下滑,讓張德文曾經想過放棄。但想到父輩未完成的心願,他還是堅持了下來。雖傳統技法遠不如機器印制的快捷高效,溫度、濕度的把握全靠自己摸索,但由於使用宣紙印刷的線裝家譜字形清晰、保存時間長久,張德文始終堅持著幾代以來一直傳承著的手工水性油墨印刷工藝。在對手工印刷技術改良為現在的絲網板印刷方法后,他重新打響了名號。
「手工印刷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細心。」張德文一天在電腦面前需要坐上十幾個小時進行排版、校對。整理分頁,對齊成冊,簡繁體字的對照切換,都讓其感到「勞神費力」。他坦言,如今修譜只能維持生活,需要想辦法拓展業務。「願意手工制譜的人很少,大多數人不願花這錢。」不過令張德文感到高興的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更多人開始重視起傳統家譜的文化,這也讓他看到了些許修譜的未來。
記錄歷史需要傳承
家譜作為中國人記錄家族歷史、尋根問祖的重要文獻,已有約三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民間最平民的文獻,也是后世一窺時代風俗的珍貴人文資料。
「家譜就是一部家族史,通過家譜我們能了解到整個家族的成員、歷史沿革,及家規家法等典章制度,是構成中華民族史學的支柱之一。」張德文認為,家譜凝聚著厚重的民族向心力。「血濃於水,葉落歸根。中國人重孝道,最根本的就是講究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血脈傳承,不忘祖宗先人。」
在中國,修家譜被人們認為是維持家族凝聚力的一種方式,也是滿足人們「尋根」傳統情結的方式。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家譜的記載方式漸漸沉寂,家譜師這一延續了上千年的群體數量更是越來越少。如今像張德文這樣散落在民間的傳統修譜師,已為數不多。但作為歷史的記錄者,他們為中國民間無數家族保存了對祖先的懷念與信仰,他們的付出值得我們肯定。
目前,在肥東縣政府的支持下,張德文的「手藝」正在申請「非遺」。對於將來的發展,張德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讓這項傳統技藝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