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大美成景 程雲陶瓷繪畫作品開展

2015-07-27
来源:香港商報

《秋韻》

  【香港商報網訊】7月22日,由深圳報業集團、深圳美術館和深圳文博會公司共同主辦的「大美成景--程雲陶瓷繪畫作品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幕,展期至8月9日。此次個展,程雲帶來了新近創作的53件瓷板畫和20件中國畫。

  程雲生於景德鎮陶瓷美術世家,祖父程大有開創人物刷花瓷畫名享海內外,父親程斌為刷花牡丹瓷畫名家。程雲幼受庭訓,習畫愛瓷,在多年的學習、教學和實踐中積累了豐厚的理論素養與廣博的學識。程雲告訴記者:「受父輩影響,我從小喜歡繪畫和陶瓷,后來又到美院系統學習,打下紮實基礎。」香港商報記者 朱求真

  現場展出73件作品

  程雲從事陶瓷美術創作、理論研究與教學30餘年,精通陶瓷繪畫的十八般武藝。此次展覽展出了程雲近年來創作的73件陶瓷繪畫精品,包括53件陶瓷繪畫作品和20件中國畫作品,這些作品涵蓋了景德鎮工藝特色,包括青花、顏色釉、釉上彩,陶瓷生產工藝和技法等。作品有的表現意氣氤氳的江南水鄉,有的表現淳樸自然的田園野趣,有的則表現磅礡大氣的山川河流,無論是國畫作品,還是瓷板畫作品,無不展示出拙樸大氣、點畫峻厚、意態奇逸的筆墨意蘊,傳達出一種蒼茫雄渾、魄力雄強的氣勢,為廣大瓷藝愛好者和收藏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視覺盛宴。

  程雲介紹本次展覽的作品,他說,做個人展覽有一個難度,就是作品風格都類似,別人看了前面就不想看后面了,所以本次在作品選擇上,特意回避了這一點,力求做到作品多樣性、豐富性。程雲說,「在題材方面,有山水、人物;從顏色上看,有釉下、釉上、青花、高溫顏色釉;從意義上看,有表達對大山大水的喜愛,有表達小情趣,有具象性地反映現實生活如《村頭》《聖山之歌》,又有抽象性似是而非感覺的作品如《山光秋韻》;此外,還有表達氣象萬千大美精神的《山魂》;前沿風格的《窗外西湖》《荷塘秋韻》;當然,還有用刷花工藝創作的《芳林歡歌》。」程雲說,陶瓷藝術是作為科學與藝術的結晶,現代陶瓷藝術在現代科技的發展中產生了新的轉化,最為直接的變化就是傳統單色釉轉向現代絢麗多彩的色釉瓷畫。這從展覽中的多件高溫顏色釉作品中可見一斑:《燦爛秋光》似山又似水,色彩絢麗、氣韻生動,充滿想象空間;《荷塘秋韻》中,滿目的殘荷與船上人的怡然相得益彰。

  大美精神寫故鄉之景

  為什麼把本次展覽主題定為「大美成景」?程雲介紹,主題包含兩層含義,「『大美』的意思是,無論是陶瓷,包括陶瓷工藝、原料、創作的畫面,還是用國畫的筆墨營造的圖像,都表達了中國文化精神中昂揚向上、不斷拼搏的民族精神,就是大美精神;而『景』的意思,是景德鎮的景色。」程雲說,「景德鎮從元代開始,它的陶瓷在全國全世界就處於領先位置,瓷器是中國文化的國粹,它里面表達的昂揚向上,人和自然合一的大美精神,也就是景德鎮陶瓷所要表達的。」

  本次展覽以陶瓷為載體,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書法藝術、繪畫藝術與陶瓷技藝的完美融合,結構天成,血肉豐美,可以說是書畫入瓷骨的成功典範。從陶瓷材質本體出發,展現了程雲個性化的藝術審美追求和學術思考,從他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美,還有生活,還有歷史。觀者既能體會到陶瓷技藝的博大精深,又能品讀出其背后所蘊含的強大傳統文化基因與人文精神,他用自己的創作踐行著傳承傳統文化的神聖職責。如他自己所言:「我更多地關注人文精神在藝術創作中的終極目標所在,在經歷了個人的生活道路和象牙塔中的藝術探求之路后,最終將我的描述對象鎖定在拯救歷史文化遺產上。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應站在歷史的角度對社會負責,對藝術負責,保住我們的傳統,我們的血脈,讓我們的血統永遠傳承下去,我們的藝術,我們的文化才會真正復興起來。」

  人物簡介

  程雲:現為景德鎮學院藝術系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景德鎮陶瓷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等,他從事陶瓷美術創作、理論研究與教學30年。國畫作品入選全國美展,作品獲國家、省、市級獎幾十項,由他創作的大型屏風瓷板畫《平遙春秋》和《無夢到徽州》入選上海大世界「健力士」之最。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