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1

對話俞志晨:家用機器人何時普及?

2015-08-14
来源:网易科技

  文/張賀飛

  在一段機器人的歡迎舞蹈中開始了今天的采訪,俞志晨看起來很忙,精神卻十分飽滿。未經裝修的會議室,刻滿了創業公司的符號,在這個稍顯簡陋的環境裏,俞志晨和他的團隊正悄悄孕育著研發中國家用機器人的夢想。

  投身人工智能,俞志晨的十年跋涉

  據俞志晨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科學家便開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而直到2001年《人工智能》電影上映之後才逐漸引起大眾的關注。年輕的俞志晨笑稱自己是趕上了人工智能風口的幸運兒。

  從大一開始,主修應用數學的俞志晨便在賀仲雄教授的帶領下進入了人工智能的大門,並在大學期間發表了多篇AI學術論文。大學畢業後,俞志晨選擇了中軟公司,從事嵌入式機器翻譯產品開發工作。2009年開發了蟲洞語音助手開始了創業生涯,並在次年成立了光年無限。如今,作為第一家從事中文語義和認知計算的公司,圖靈機器人中文語義識別准確率高達90%,同時也迎來了大批的合作夥伴。

  圖靈機器人的官網顯示,其合作夥伴中微軟、IBM、百度、海爾、HTC、中國電信等赫然在列。按照俞志晨所說,微軟和IBM看到了圖靈機器人在中文語義識別上的顯著成果,HTC手機中內置的小hi、中國電信的智能客服系統、樂投卡爾車載系統等都是圖靈機器人應用的典型案例。而最令俞志晨引以為豪的卻是具備了中文語義識別能力的NAO機器人,這或許正是圖靈機器人看好家庭服務機器人的原因之一。

  圖靈機器人的目標和現狀

  雖然圖靈機器人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同類產品也越來越多,蘋果的Siri、訊飛的語音助手、百度的小度機器人、微軟的Cortana和小冰等等。面對這些對手,俞志晨沒有任何恐懼,卻毫不避諱的談起了未來圖靈機器人將在情感機器人市場面臨pepper的競爭。俞志晨把未來瞄向了類人機器人,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機器人的情感化研究。

  俞志晨認為,情感是可以被量化的,情感識別就是一個數據量化的過程,圖靈機器人很可能在下一代產品中加入情感識別。機器人是數據收集學習的典型代表,為此圖靈機器人從去年11月份開放了API,在9個月的時間內吸引到了8萬多開發者,范圍涵蓋了微信公眾號、智能家電、新浪微博、QQ機器人等。“更多的數據接入進來,讓圖靈機器人的識別准確率提升了一大截”,從俞志晨的言語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興奮。

  俞志晨介紹說,在去年圖靈開放平台剛剛上線時,用戶測試的准確識別率並不理想,甚至一些媒體由此做出了人工智能並不成熟的判斷。而在短短半年之後,圖靈機器人受益於大數據的迭代效應,像滾雪球一樣大幅提升了准確性。從記者現場和搭載了圖靈的NAO機器人的互動來看,用戶體驗著實提升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俞志晨所說的潛在競爭對手pepper,正是日本軟銀集團和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合作研發的,可見俞志晨和他的團隊在情感機器人研發上的勇氣和信心。

  機器人走進家庭的門檻與機會

  當被問及圖靈機器人該如何應對Siri們的競爭,以及是否會和如今正火的無人機、智能硬件廠商合作時,俞志晨的回答是,他看好家用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俞志晨解釋說,圖靈機器人已經達到了7-8歲孩子的理解能力,可能在成年人看來還很幼稚,但在孩子看來卻非常的聰明。在他看來,目前的機器人完全可以充當孩子的玩伴,並和孩子一起學習進步。對成年人來說,每天的生活場景有很多,無疑增大了機器人的認知壓力,而孩子的生活場景只有三四十個,他認為兒童是機器人走進家庭的一個入口。

  而在家用機器人的成本控制上,俞志晨表示樂觀。當智能機器人還存在於高校實驗室的時候,定制的產品成本在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民幣,而現在小幅量產的NAO機器人售價在十萬左右,一旦大規模量產成本將大幅減小。除此之外,俞志晨看好國內廠商的仿制能力,價值十萬的NAO機器人,國內的仿制成本不過數百元,現場他還親自抱來了一款國內廠商仿制的機器人,並介紹說這款山寨產品能夠完成NAO90%的功能。在采訪中,俞志晨還表示了未來可能和合作夥伴一同推出機器人產品的計劃。

  對於機器人的未來發展,俞志晨談到了自己的看法,在2017年之前機器人的重點發展會在硬件上,而在之後會迎來軟件上的爆發。這個過程和智能手機一樣,只有硬件發展的一定水平,各式各樣的應用才會被開發出來。他認為家用機器人很可能成為下一個開發平台,娛樂、教育、保潔等各種應用場景備受矚目。同時,俞志晨把現在的圖靈機器人定義為第一代,在第二代中將實現整個雲端傳輸,第三代將實現控制功能,逐漸實現機器人的智能化和平台屬性。

  另外,俞志晨認為家庭機器人會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將是人和家庭連接的最佳方式。當真如此的話,家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將會不斷放大,機器人走入家庭的“奇點”也越來越近。

  總之,從圖靈機器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創業者的執著與堅持,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落地生根。20多年前,比爾蓋茨夢想著每個家庭的書桌上都擺一台電腦,也許有一天,圖靈機器人將走進千家萬戶。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