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8月14日),在經歷了“轟轟烈烈”的三日貶值之后,人民幣波動幅度明顯趨緩,整體企穩回升,始終維持在6.40附近小幅波動,最終較前一日收盤價微漲0.31%,實現了8月11日“新匯改”以來首次升值。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似乎已尋找到了新的均衡點,預期未來人民幣不會再出現大幅波動。然而,盡管人民幣已恢復平穩,但席卷新興市場貨幣的龍卷風還在繼續。
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趨勢加劇
在眾多貶值的新興市場貨幣中,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上周“脫穎而出”。8月14日,林吉特對美元一度暴跌逾1000點,最低觸及4.1270,跌幅2.9%,繼續刷新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新低。自2015年年初以來,林吉特已累計貶值17.2%。此外,當天馬來西亞股市也大跌1.75%,創2012年6月以來新低,而該國股市已經連續第六天下跌。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連續三日累計超3%的貶值幅度,對于新興市場貨幣、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以及全球股債兩市都帶來明顯波動。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影響,新興市場股市、匯市均大幅下跌,其中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趨勢不斷加劇。
上周,韓元一度下跌1.3%,創2011年以來新低;印尼盾下跌1.4%,創下20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同時,俄羅斯盧布在上周也貶值約2.3%,成為貶值幅度最大的主要貨幣。今年第三季度以來,盧布已經貶值了15%,成為本季度表現最差的主要貨幣。
新興市場股市同樣出現全線下跌走勢,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印尼股市,大跌3.1%。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股市跌幅幾乎都超過了1%。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分析認為,受人民幣貶值的影響,上周國際資金大幅流出周邊經濟體。具體表現為,港元匯率明顯走弱,新興市場貨幣指數跌破70;彭博摩根大通亞洲貨幣指數出現直線下跌,由110左右跌至107.9。
“由此可見,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亞洲其他經濟體貨幣造成較大影響。”謝亞軒說道。
新興市場各國央行采取“保衛”措施
此外,人民幣匯率調整對大宗商品價格也造成一定影響。“市場擔心人民幣走弱會影響美聯儲加息決策。因此,盡管上周公布的7月美國PPI數據好于預期,但美元指數反而有所下跌。”
對于這一說法,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則認為,目前全球經濟處于深度調整中,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美元走強、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歐洲債務尚未解決,各種問題會導致各國貨幣之間匯率出現變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擺脫貨幣貶值的被動局面,新興市場各國央行已紛紛采取“保衛”措施。
據悉,馬來西亞央行過去幾周一直在本幣市場拋售外匯,這導致其外匯儲備從2013年峰值時的1300億美元下降至1000億美元下方,創5年新低。
但8月13日,馬來西亞央行行長潔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仍樂觀地表示,該國央行認為沒有必要對馬來西亞林吉特實行固定匯率,“林吉特貶值的影響是可控的,央行有能力應對可能到來的美聯儲加息。”
越南央行則在8月12日發布公告稱,越南盾每日的交易區間從1%擴大至2%,以此來避免“人民幣貶值可能對越南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
此外,韓國的官員也在昨日表示,要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控,印尼央行官員則稱將隨時在市場保衛盧比。
“我們追求的不是人民幣貶值,而是市場化。”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于“貨幣戰”的說法亦進行了反駁。在他看來,人民幣出現一定幅度貶值是走向市場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波動,“中國與亞洲絕大多數經濟體之間是互補關系,中國充當了亞洲零配件的總裝集成車間的角色,中國出口情況對這些國家也至關重要。”魯政委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