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津爆應成地方治理改革契機

2015-08-18
来源:香港商報

  就在16日,前往天津港爆炸事故現場視察災情的李克強總理在香港媒體面前擲地有聲地承諾:要徹查追責,給遇難者家屬和歷史一個交代,他還若有所指的表示:「權威發布跟不上,謠言就會滿天飛」。17日,《人民日報》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嚴厲措辭表示,有查處「新四人幫」的案例在前,中央絕不會對天津的問題官官相護。

  三緘其口釀「次生災難」

  如果說,在此之前我們還可以用最大的善意推測,天津市政府部門對於災難的閃爍其詞,是受到當地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掣肘,那麼在這之后,已經有了中央明確表態作為「撐腰」的天津官方,在針對爆炸事件舉行的第七次新聞發布會上,卻再一次讓全國人民嘗到了失望的滋味。盡管出席的副市長以級別來看較前幾次發布會有所提高,但他在關鍵信息的披露上仍舊如同之前的六次發布會一樣「一問三不知」,而且在輿論關心的天津市主要領導何時露面、天津港方面何時回應、瑞海公司的安評環評報告等關鍵信息上仍舊是口風嚴密。以至於人民網的輿情檢測室都失望的表示:天津市官方糟糕的輿情回應可以說已經導致了一場輿論場上的「次生災難」。

  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讓天津的整個官僚體系,能夠冒著徹底透支政府公信力和形象的巨大風險而頑固抵抗?一方面,這很可能是出於官僚體制內部的強大慣性。這兩日,輿論上關於天津港集團復雜的關系網議論頗多。原來,作為計劃經濟時代政企合一典型的天津港,雖然在改革開放后與當時其他的大型國企一樣,順應形勢實施了政企分開的改革,但是不徹底的改革令交通部仍舊在港口的物流監管、安全檢查等方面保留著業務指導的責任。因此,如今的「多頭管理」局面在必然造成部門之間信息阻隔的同時,導致其在出事之后自然而然的又變成了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燙手山芋」。如今,身為津爆事件的關鍵角色,天津港集團方面能夠依舊做到「不出面、不回應、不表態」的「隱身」狀態,想必正是如此利用了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的漏洞。

  涉事企業背景復雜

  而更加有可能的,則是其中深藏的腐敗問題,讓當地政府不得不投鼠忌器。據《財經》昨日披露,涉事企業瑞海物流的股權結構遠比外界想象的更加復雜,其中一名實際股東董某某系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長之子,而該公司更是有多名實際控制人,董某某的股份在其中也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為瑞海公司做出安全評估的第三方機構中濱海盛,也被媒體爆出不僅存在著評估人員沒有評估資質的嚴重問題,其復雜而神秘的政商背景也令輿論界浮想聯翩。而更有媒體猜測,瑞海的崛起或許與多位國企高官的貪腐有關。可想而知,這其間的腐敗鏈條,或許早已超出天津當地所敢觸碰的能力。

  顯然,天津爆炸事件發酵至今,所點燃的已經不僅僅是幾家無良企業或是一兩個部門的瀆職,而是天津當局在地方管理體系上的體制性弊病。就在爆炸案已經暴露出如此嚴重腐敗嫌疑的關鍵時刻,有媒體報道稱,天津濱海當地的檢察院系統組織了百餘名干警參與到「重傷及死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中。放棄調查腐敗的本職工作而去承擔不屬於其職能的「維穩工作」,說明當地的司法機構已經淪為了當地政府的維穩工具,再加上「上達天聽」的國企和中央部委,僅僅依靠天津本地的力量,已顯然無法破解其中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

  所幸,最高檢、國務院已經表示將介入天津爆炸案的事故調查之中,相信在中央的強力干預之下,爆炸背后的「黑幕」必將有被揭開的一天。然而,對津爆事件的反思不應該到此為止,而應該成為中央進一步改革地方治理體系的契機,如:加強司法機關的獨立性,明確地方政府與中央部委之間的職能劃分,加強對在地方央企的管理和監督等等。如此,民眾方能從制度上杜絕津爆悲劇重演的可能性。流深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