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若捐款不自由則慈善無意義

2015-08-20
来源:香港商報

  昨日有網友爆出,天津南開區有多名教師被要求向天津港爆炸事故遇難者捐款。平心而論,大難之后,政府部門組織社會熱心人士自願捐款,不僅可以籌措資源以彌補救援力量的不足,更可以提高社會內部的凝聚力和公德感召,其用意本無可非議。但是在網傳的南開區政府公告照片上。通知赫然寫道,「現正值放假期間,學校可先支付支票,不能單位公款代交,可在教職工工資扣除相應金額。」對此,南開區政府回應稱,募捐活動是「應黨員干部要求」。

  對於捐款的動議,黨員干部是不是真的出自真心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通知被迅速放在網上,或許說明了對於捐款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那麼心甘情願。歸根結底,這一次捐款絕不是出於普通公民的「愛心」,而是政府部門利用權力強制執行的一場徹徹底底的「逼捐」。

  按理說,慈善救助的存在,其本意應是彌補社會公共服務的不足,在政府的保障體系之外為弱勢群體提供的一種社會化的補救渠道。在如今的現代社會體系之中,慈善正在社會管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輔助性角色。

  然而,慈善作用的發揮,必須是建立在政府基本職能的履行之上。在津爆事件發生之后,天津市政府不僅在事故應對上混亂失措,并且在針對涉事企業的資質審批、安全評估、倉庫周邊的市政規劃等方面都存在著嚴重的瀆職和腐敗嫌疑,對事故造成如此嚴重的損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說是除涉事企業之外最為重要的賠償責任方。因此,天津市政府方面此時提出的捐款要求,就如同讓納稅人為政府犯下的巨大錯誤買單,也無異於是另一種形式的責任推脫。故而,南開區的捐款要求毫無意外地在網絡上遭到了網友一致聲討。除非天津市政府能夠坦承自己在事故中的責任,否則這樣的不信任在短時間內都難以改觀。

  腐敗黑洞透支公眾信任

  事實上,在如今內地的很多地方,慈善已經徹底變成了財政渠道之外的另一條「提款機」,除了天災之類的意外情況,即使在面對一般的社會支出時,許多地方政府也常常依靠名目繁多的「教育基金」、「扶貧基金」、「治理基金」等社會捐款來彌補財政上的捉襟見肘。為此,一些政府部門不惜以行政審批、工資獎金、組織編制等方面的條件進行變相威脅的事情也時常見諸報道,許多地方的民營企業、公務員、教師等群體早已深受其害。而另一方面,政府本應該優先承擔的教育、社會救助、扶貧等職能卻長期漏洞百出,更不用說在「郭美美」事件之后,官方慈善背后巨大的腐敗黑洞早已經透支了公眾的信任。

  無獨有偶,在津爆事件剛剛發生后,面對社會各界紛紛捐款,有網友立刻跑到馬雲的微博下質問,「你那麼有錢,怎麼不捐款?」,「你應該捐一個億!」。如果說,政府部門的捐款倡議是一種「行政逼捐」,那麼針對馬雲的批評,則無異於另一種「道德逼捐」。而無論是「行政逼捐」還是「道德逼捐」,無論對象是富豪還是普通公民,「逼捐」現象的普遍存在,都說明了在慈善事業剛剛起步的中國,社會對於慈善的心態仍不成熟。須知慈善事業的一個根本前提就是,它是一項建立在對私人財產權的充分尊重基礎上的自願行為。

  「如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這句法國作家博馬舍的名言,時至今日仍被許多知識分子奉為圭臬。若是無法對公權力擁有批評的自由,那麼無論贊美是否真心,都像是出於恐懼的虛情假意。同理,若是面對沒有選擇的慈善,那麼任何一分錢「善款」,都無異於另一種形式的「苛捐雜稅」,任何被包裝起來的愛心和善意,其本質都不過是抱怨和不滿。面對慈善,我們都要勿忘初心。流深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