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中國實體經濟 遍地是機會

2015-08-2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轉型陣痛,昨日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為這一判斷再添佐證:營業收入負增長、利潤負增長企業明顯增加,企業虧損面增至十年來最高。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失去增長潛力;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實體經濟領域依然存在大量機會。

  節能環保:規模將達4.5萬億

  據新華社報道,在安徽馬鞍山,原本以服務鋼鐵冶金為主業的中冶華天,正在經歷成立54年來首次全面轉型,依託強有力的技術儲備和經驗累積,拓展以城鎮汙水處理、太陽能光伏發電、環保節能服務為主體的環境能源業務。「感覺遍地有機會。」中冶華天節能環保研究院總經理詹茂華指,冶金工程市場在萎縮,環保業務在迅速增長,僅水環境治理市場就有望達萬億元規模。

  瞄上環境產業的還有以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為主業的中國節能集團。短短幾年間,中國節能在內地16個省份30餘個城市投建固廢綜合處理項目近50個,日均固廢處理量達4.5萬噸。在生活垃圾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汙泥發電等一批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環保項目上,中國節能總投資已近百億。

  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預計,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將達到4.5萬億元人民幣,將

  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之一。

  經濟轉型:換思路+創新

  「中國在投資建設方面空間很大。」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舉例說明:「中國農村有300億平方米農房,絕大部分既不抗震、也不節能、更談不上環保衛生,多面臨改造。」「在一些發達國家,即使是小城鎮,有的也有鐵路或軌道交通,中國差距很大!」

  投身發掘中國實體經濟機會的不僅僅是國企;經多方考察,民營企業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作出令人驚訝的決定:娃哈哈將進軍機器人產業。宗慶後透露,娃哈哈已列入工信部的2015智能製造試點,眼下已做出裝卸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他說,機器人關鍵部件依然依靠進口,他準備與日本企業合作共同開發關鍵部件。

  類似案例不勝枚舉。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企業積累起強大的技術、產業基礎和經驗,換一個地方、換一種思路,加入一些創新,就能很快找到新的發展空間,中國的實體經濟依然遍地有機會。

  宋志平提醒說,新的投資一定要投能夠長期發揮效益的項目,減少重複建設,對於過剩產能則堅決不能再投入。「依然要立足實業,實業才是經濟的根,中國要牢牢把握住這一點。」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