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新興市場前景雪上加霜

2015-09-15
来源:香港商报

   上周,筆者提及各位在投資於新興市場債券時須小心風險,留意中國、亞洲或新興市場的債券會否因股匯、經濟再次下滑而下跌,豈料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已於上周三(9月9日)宣布把昔日被譽為金磚四國的巴西主權評級由「BBB-」降至「BB+」,正式跌入垃圾級別,評級展望為負面。

 
  事實上,巴西經濟基本面仍然疲弱,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下降至45.8 的近四年低位,而7月份的工業生產亦按年急跌8.9%,遠差於市場預期,反映行業收縮惡化;高通脹、貨幣貶值、原材料價格走跌及政治局勢混亂亦繼續拖累巴西的經濟前景,加上美國聯儲局加息與否的策略仍未明朗,故走資的情況仍未見大幅改善。巴西主權評級被標普降至垃圾級別,引發投資者憂慮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印度等地)的經濟問題是否較外界想像更為嚴重。
 
  央行穩匯價撐股市債市
 
  截至今年6月份,內地非金融機構持有金融資產高於去年3倍,達7860億人民幣,平均每4家上市企業中,最少1家投身股海,但A股走勢從6月份至今大逆轉,若走避不及,相信大幅虧損的機會頗高,這不但影響企業盈利及企業財政的穩健性,甚至致企業評級被下調,發債成本必然上升。
 
  因此,各位在投資於中國債券時必須注意,盡管宏觀經濟環境仍然利好中國債市,但投資者還須留意人民幣匯率走勢,皆因低通脹、凈利率奇高。幸好近日有傳中國人民銀行干預離岸人民幣,導致離岸匯價抽升,筆者預料人民銀行在必要時將再次出手穩定匯價,相信對中國股市及債市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中國結構性改革并非坦途
 
  中國於周末公布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零售價格漲幅擴大令8月份的零售銷售創下今年以來最佳表現,但8月份的工業生產的按年增長率則不如市場預期,而首8個月的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按年升幅亦進一步放緩。鑑於中國經濟下行風險仍未減退及走資情況持續,中央上周宣布存款準備金考核制度改為平均法考核,以降低金融機構應對突發性支付的超額準備金需求,預料將釋放更多流動性,對股市及經濟的好處將慢慢呈現。
 
  早前,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及財金官員在G20的會議上,要求中國加快經濟結構改革、解決產能過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不良資產及債務等問題,可謂「五十步笑百步」。反而國基會總裁拉加德的批評較中肯及具包容性,她表示中國改革與其他國家的情況類似,結構性改革并非坦途,出現波動當可理解。周小川表示中國人民幣調整應已完成,因為中國貿易仍不斷出現盈餘,「人民幣貶值乃缺乏理據」,根本不存在貶值問題,更強調中國股市調整基本上已到位。
 
  高位入市散戶恢復需時
 
  筆者認為,全球各國必須承擔責任,絕不應只指責中國。據東驥基金研究部分析,中國向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源頭,每年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1%,但中國經濟轉型需時,不但拖累中國本身的經濟和股市,全球也受到牽連。
 
  猶記得中國在2009年宣布四萬億救市、推行寬松政策及支援人民幣匯率走勢穩定;如今周小川等表示中國泡沫已爆破。倘若屬實,那麼試問,中國股市和實體經濟豈能不受影響?或許過去A股不太活躍以及停止IPO等,對經濟的影響及貢獻不太大,但自從中央銳意改革、發展股市及重啟IPO后,認定金融發展將帶動中國未來持續發展不可或缺,金融服務業在上半年按年增長17.4%。A股大挫后,不少散戶在高位入市或增加投資,他們皆傷亡慘重及失去投資信心,恢復需時。
 
  全球華人國際投資交流會主席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逢周二刊出)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