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股市波動無礙中國經濟

2015-09-2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副教授葉家興

  9月初,筆者到天津參加學術會議,有機會體會到濱海新區的大爆炸和上海股市的起伏,對津、京兩地普通人民的生活影響有限。事實上,與幾年前到內地參加學術會議的感受相比,可以明顯發現論文研究的質量與評論人的發言,都有十分長足的進步。透過與全國各地的數十所大學教授交流,可以感受到競爭的動力,仍不斷驅使內地高校及整體經濟發展向好。

  內地成長空間不可限量

  無疑,內地一些政策推動對奢侈品、投機商品炒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必然有一定影響。果不其然,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將去年的GDP增長率下修到7.3%。此外,6月以來上證指數的下跌,也令市場首次預期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不過七。中國經濟發展的趨緩,引起眾多的擔憂,中國未來會如日本一樣步入1990年代初的泡沫爆破嗎?

  曾經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原本前景一向看好,卻在1990年代初期發生了泡沫經濟,日圓的升值、貨幣寬松政策,終於造成房地產與股市的崩盤,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到當時繁榮的狀態。中國房市與股市,將如同日本一樣走向崩盤的命運嗎?

  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是技術、資本、勞動力,而這三大要素中,除了勞動力之外,中國內地在另兩項指標的發展都還有十足可觀的空間。首先是技術:內地對高校科研以及新創事業的重視,在資源投入方面成長驚人。而筆者多年沒有到內地參加學術會議,這次到了廣深以外的天津,卻親身感受到內地高校科研人員的素質提升,一日千里。其次是資本:內地目前人均生產性資本存量(基礎設施和機器設備等)僅及美、日的五分之一,成長空間不可限量。加上「一帶一路」、「走出去」的國際合作仍穩健開發,未來相關生產性資本的增長,必然能貢獻整體經濟發展。另外,反腐、打貪等措施還有助擠壓非生產性資本的投機空間,將資源重新導向生產性資本的投資正途。

  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也有隱憂。由於內地的人口政策,造成勞動力逐漸減少,人口紅利就要消失,對經濟發展不利。除非一孩政策、戶口及城鄉建設等相關政策加速調整,否則不免形成拖累經濟增長的力量。

  借鑑六十年代日本經驗

  雖然由於股票投資的滲透率不高,內地股市對實體資產與財富效應的影響不大,但始終過度投機波動仍然會影響信心與觀感。政府的適當干涉有效緩和市場的震蕩,使股價暴跌成為茶杯里的風波,例如1960年代日本政府干預股市的經驗就值得參考。

  1964年,是日本東京首次舉辦夏季奧運,對日本來說本是一個證明其已從二戰后恢復的機會,展現實力并走向繁榮現代化。為了迎接奧運,交通運輸等各種大型基礎建設啟動,帶動市場對當地人力資源的大量需求,令日本經濟向上發展,股市一度呈現繁榮狀態,創造了許多「經濟奇跡」。然而,后來股市起伏不定,也使日本經濟在采納緊縮信貸政策之后進一步滑落。

  1963年,東京股市由於遭到大量拋售而暴跌,隨之引起政府的干預。1964與1965年間,日本政府成立了兩個旨在提振股市的獨立機構,透過分次挹注資金的方式,向市場大量購買股票,規模甚至達到當時日本股市總市值的6%,不過也最終讓日本股市回穩,經濟得以穩定成長。1965年至1970年日本連續的經濟成長更被稱為「伊奘諾景氣」。

  1960年代東京股市暴跌,因政府適當介入而弭平風波。過去日本采取的策略或許令中國能從中學習仿效。自從上海A股在半年內暴漲約150%,至今年6月12日突破5100點后,便一路下跌。8月25日更跌破3000點,股市市值總額縮減約五兆美元。與過去的日本政府相同,中國政府采取措施禁止主要的單位大量拋售股票,延緩新股票上市,并透過央行等相關單位提振市場。過去內地主要依賴出口帶動經濟成長,但當海外經濟放緩、金融危機出現之時,政府選擇用信貸增加內需供給,為更多基礎建設、工業項目注入資金。

  毋庸諱言,或許現今的確存在諸多潛在問題而亟待解決,但只要股市、房市不過度投機泡沫化,現在的若干波折,相信只是走向繁榮的一個過程而已。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