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繼續意淫小確幸吧

2015-09-24
来源:香港商報

  縱使金融海嘯爆發至今達7年之久,當年位處震央的美國也脫離泥淖,正邁開穩健復蘇的步伐;臺灣地區卻似乎從未走出這場噩夢,且愈陷愈深:出口連7黑,外銷訂單連5衰,景氣樂觀指數創3年多新低……一項項慘不忍睹的數據,凸顯日益凋敝的臺灣經濟。

  事實上,臺灣經濟不振早已是街知巷聞的「噩耗」。民眾不得不以「小確幸」的阿Q精神,來安慰自己身處低薪資高物價的時代;企業不得不逃離當局限制外資的條條框框,到遠方去覓食;工商團體近年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希望政府拿出應對措施,希望朝野放低成見。

  當局無作為

  只是,從馬英九第二任以來,當局提振經濟未見大動作,都是小家子氣的小修小補,要麼弄個車水杯薪的基金鼓勵企業開拓市場,要麼就依賴新臺幣貶值來拉動出口,對經濟有重要拉升作用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兩岸服貿、跨區域經濟合作,都一一被擱置,經濟怎能不差,難怪國民黨會倒得這麼快。

  除了政府失能,社會失序、立院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臺灣失去總體目標,都是經濟一蹶不振的關鍵所在。一次次的社會爭議將臺灣引向謾罵指責的紛擾中;朝野為了打壓對方,議事無休止空轉,耗掉了人民利益和臺灣未來;而年輕一代既苦悶生不逢時,又熱衷於街頭運動,毫無當年人才滿地的風采。

  至於經濟本身的弊病,更是積重難返,全臺上下似乎要坐著等死。從玩具到電子產品,極度依賴出口的臺灣,經濟結構嚴重單一問題多年來毫無改善,但面臨全球經濟下滑,尤其是大陸經濟放緩,臺灣立馬迎來出口危機。臺灣面臨的不只是景氣循環谷底,而是經濟變革浪潮下結構轉型失敗所致。

  未來難憧憬

  事實上,經濟正常的規律性波動是難免的,沒有誰能一直維持高速增長,但沒有好的應對策略,低估會一直持續,當下的臺灣正在走向低估,而且谷底未明。之所以未明,是因為島內馬上迎來四年一度的大選,立委忙著連任或善后耽誤議事,黨派忙著拉票和打口水仗無視民生,真正關心經濟的就剩下身處水深火熱的工薪一族和企業。在新執政團隊上任之前,立院通過重要法案的幾率幾乎於零,言下之意,即便馬英九團隊即便有意改善經濟,民進黨也無心配合。因此,在這段選舉關鍵期,臺灣經濟只能繼續忍受低迷之痛。

  更重要的是,原本就糟糕的商業環境,已經令外資裹足不前。而2016年臺灣一旦變天,兩岸關系再度緊張在所難免,烽火「外交」下臺灣更讓外資憂慮,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當下,馬英九能做的實在不多,臺灣經濟已非個體染疾,而是全面抱恙,從基本面、結構到競爭力、發展潛力均處於失能狀態,只能學臺灣選民的阿Q精神,期盼2016年選出來的新團隊能帶領臺灣經濟走出困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鍾智維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