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互聯網企業並購,無需擔憂市場壟斷

2015-10-19
来源:新京報

  近日,美團網和大眾點評合並,這又引起一些人的擔憂:它們會不會涉嫌壟斷市場?

  先從反壟斷法的起源開始說起。

  南北戰後美國進入鍍金時代,工業爆發式增長,在鐵路、石油、鋼鐵、冶煉這些行業誕生了巨無霸企業。這些企業有個特點,高度依賴規模效應。規模太小,單位產出成本就會高得嚇人,企業存活都成問題。擴張市場份額,用源源不斷的低成本現金來支撐發展,這成了有效的盈利模式。

  這其中尤以石油行業最為典型。1870年標准石油公司誕生,此後它就掀起了一股旋風般的並購。當時少有人理解企業擴張並購的必要性。美國的社會階層和財富分布從建國起就相對平等,小農場和小企業被認為符合社會習慣,跨州甚至跨國大企業被認為是怪獸般的東西。“大魚吃小魚”被視為資本家貪婪無恥的表現。

  在當時的社會情緒下,出台反壟斷法制衡超大企業已成大勢。當年的反壟斷法可以說是現今大型控股集團的殺手,因為它們都具有控股、聯合、共謀、排除競爭、價格歧視的事實和意圖。所有公司都希望擴張和排除競爭,即便占市場“壟斷地位”的企業也不例外。

  在美國法律和經濟學界,反壟斷法飽受批判,司法部也很少執法。倒是在歐洲國家,出於對穀歌和微軟這些大公司的恐懼,反壟斷法經常被拿出來當成恐嚇和征稅武器。今天的反壟斷法更多基於情緒宣泄,而不是理智分析。無論是法律條文還是執法尺寸,都有很大的隨意性。這樣模糊的法律經常被市場參與者用來打擊競爭對手。

  重提反壟斷法起源和社會背景,是因為今天中國互聯網界也有類似的情緒。近幾年互聯網烽煙四起,經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大魚吃小魚,BAT三巨頭格局越發清晰。一些人哀歎,中國互聯網將落入巨頭囊中,小企業越來越沒有機會,消費者選擇機會減少,就連互聯網從業者想跳槽,也越發沒得選。今年滴滴和快的兩家企業合並,易到用車就跑去舉報“涉嫌壟斷”。互聯網會因為“寡頭化”而失去活力嗎?

  答案是否定的。和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國相似,互聯網也高度依賴規模效應。圈用戶,拉下載,讓更多人使用,這成了比短期盈利更重要的事情。一家公司好幾年都不賺錢,這在互聯網行業比比皆是。大公司通過市場競爭吞並對手,很重要的原因是,依靠巨大流量將產品變現,用規模效應降低單位成本,更好地盈利。不同互聯網企業的優勢是不同的,有些擁有流量,有些技術強大,還有些企業的運營能力十分突出。大公司將它們合並重組,正是為了優化資源,更好創造價值。

  大公司之間競爭激烈,同時也和創業者和投資人競爭。市場不會因為並購激烈而喪失活力,相反,普遍的高溢價收購反而使互聯網充滿吸引力。新人不斷湧入行業,不斷有大公司員工下海創業。不是想被巨頭收購,就是想自己成為巨頭。還有比這更有活力的市場嗎?

  除了政府不讓外企進入的部分,基本可以說,中國互聯網行業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不需要擔心壟斷和寡頭問題。越長越大的巨無霸是競爭的勝利者,應當獲得贊美。它們身形龐大,胃口不小,會不會越吃越胖,競爭力減弱,這就是企業家該考慮的事情了。

  在經濟學幫助下,反壟斷法研究已逐漸拋棄對企業規模、市場份額、競爭動作的關注,更強調市場外的力量。中國三大國有油企被公認為壟斷企業,不是因為它們的市場份額,原因在於管制。不僅外國油企難以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競爭,本國民間資本也遭遇行政上的阻力。不是對市場競爭的結果橫加指責,而是堅決地反對行政管制,這才是正確的反壟斷。 (作者:箐城子)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