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于近日印發的《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讓一度沉寂的醫療服務價格再次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整個醫療領域都期待著第一批醫療服務項目被調價。
而在醫療服務價格指導意見出臺之前,或者說在第一批醫療服務項目真正被調價之前,公立醫院院長們仍稱,如果醫療服務價格不能調整到位,公立醫院便不能將患者“拒之門外”,更難以放棄一些“小手術”。
實際上,國務院此次已經基本確定了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方向。即在非公立醫療機構中,醫療服務價格完全市場化;在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則實行分類管理。而確定改革方向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改革醫療服務價格需要繞過的絆腳石依然存在。
大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未調整到位 難以放棄“小手術”
長期以來,國家將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視為緩解“看病難”的最佳途徑。但是,在大部分公立醫院已取消藥品加成的情況下,醫療服務價格成為大醫院不愿意放棄“小患者”、“小手術”的首要原因,進而嚴重阻礙了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
“針對疑難重癥或者三四級手術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完成之前,為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行,我們不可能完全放棄‘小手術’。”上海市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在接受健康界采訪時坦言,現存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難以支撐三級醫院單純接診疑難重癥。“國家鼓勵大醫院‘看大病’、做‘大手術’,但是為什么在價格上不給體現出來?”
李衛平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普外科工作17年的張能維用更加鮮明的數字證明了李衛平的觀點。普外科作為一個以手術為主的科室,尤其受到醫療服務價格體系的影響。而現行的醫療服務價格難以真正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價值,更讓大醫院舍不得放棄“小手術”。
據張能維介紹,做一個腹腔鏡下膽囊摘除手術大概需要6000—10000元的醫療費用。北京地區對該病的醫保報銷政策是實行單病種付費,即做一個這樣的手術,醫保部門向醫院支付8100元,除醫療成本以外的費用歸醫院所有。
“這種手術比較簡單,基本上在二級醫療機構就能夠進行。”張能維告訴健康界,對于手術難度大、容易出現并發癥、醫療花費高(平均需要10萬元左右)、醫保報銷政策不完善的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則應該由三級醫院進行。
從上述對比可以看出,大醫院做腹腔鏡下膽囊摘除(患者數較多)的收益遠遠超過了做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大醫院也很少做該類手術)的收益。試想,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到位之前,大醫院怎會舍得放棄類似于腹腔鏡下膽囊摘除這樣能夠為醫院創收的“小手術”呢?
“對于患者,我們大醫院之所以采取‘來者不拒’的態度,是因為我們國家對公立醫院、乃至整個醫療市場的錯誤的定價機制、收費機制造成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同樣認為,如果醫療服務價格理順了,國家的好多事情也就都好辦了。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向已定 前行仍需謹慎
公立醫院院長們渴望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呼聲已存在多時,國家在公立醫院改革等諸多醫改政策中亦多次提及必須改革醫療服務價格,但前行的腳步非常緩慢。
此次,國務院在價格改革指導意見明確了醫療服務價格的改革方向。在非公立醫療機構中,醫療服務價格采取市場化政策;而在公立醫療機構中,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將采取分類管理。
具體來說就是指對市場競爭比較充分、個性化需求比較強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對于由醫保基金支付的服務項目,則由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談判合理確定支付標準。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大方向已基本確定,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格外關注,以免再次出現“重慶事件”。當時,重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第7天便被叫停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以尿毒癥患者為代表的需要長期后續治療和報銷的人群的利益。
據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調研結果稱,造成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滯后的原因還包括價格調整與醫保政策之間的關系如何平衡尚未找到解決方案;價格上調空間、服務、架構上存在問題;價格調整與相關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尚未建立;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尚未健全;價格調整是否需要聽證還存在爭議......
具體到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項目該如何調價,劉玉村認為整體上應該實現“三升三降”。“三降”主要指將藥品流通過程中的費用大幅度降下去,將一次性耗材的虛高價格大幅度降下去,將某些大型醫用設備的檢查費用降下去。“三升”主要指將掛號費提高,將住院費用提高,將護理費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