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發達國家陷入危機時不能指望中國拯救

2015-10-29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大分流”模型將目睹中國取代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

  美國可能已經觸及到調整貨幣政策的限制

圖:占領華爾街是對2008年金融危機一個非常正常的反應。但是華爾街從未被真正占領過,華爾街的生意仍然向以往那樣繼續著。

  人們對于可能發生的全球經濟危機的預測已經不計其數。在過去20年中,由于各種規定被廢除,經濟金融化,貿易全球化以及創新速度的加快,經濟周期正在縮短。過去25年中,美國經濟經歷了三次衰退,分別在1991年,2001年和2009年。下一次經濟危機在未來爆發是不可避免的。預測下一次經濟危機何時發生意味著承認資本主義經濟周期已經縮短10年,這不是什么光榮的事情。

  以下是2016年四種全球宏觀經濟的預測:

圖:中國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持續的經濟增長;全球經濟衰退;大分流

  直到最近,大家還一致認為全球經濟將在2016年走強。但是主要國際機構已經下調了對于全球經濟的預期,現在對于全球經濟在2016年走強的預測越來越少。

  美國經濟增速將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將低于之前復蘇時的水平。2008-2015年階段全球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至2%,相比之下2000-2007年為3%。

  本次經濟復蘇的薄弱之處顯示在國際貿易增長率的不斷下滑。全球進口額的增長遠遠低于1999-2008年時的水平。次貸危機的副作用仍在影響者全球經濟活力。

圖:全球貿易增長率走勢圖

  新經濟危機的預期使得大分流理論(Great Divergence)重現回到人們的視野。但是這一情況并不會真正出現。2008年,這一模型被提出但是最終沒有成為現實。因為這一模型成功的假設是亞洲,特別是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的領袖。

  而截止到目前,中國甚至是亞洲不能算是全球經濟的主角。

  中國的經濟影響力顯然在不斷上升:人民幣超越日元成為全球第四大流通貨幣,預計到2016年前人民幣將在國際金融交易中超越英鎊成為第三大貨幣。

  “新絲綢之路”戰略將使中國提高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領導力。

  雖然如此,地位不斷上升的人民幣尚無法挑戰美元在全球經濟貿易中的霸權。任何美國經濟的不好預期都將對亞洲和整個新興市場世界產生巨大影響。

  市場不能忽視中國在2016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在西方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變得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在未來幾個月推出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考慮到中國股市已企穩以及正在進行的經濟改革,中國經濟不會出現什么緊急狀況。即使將中國經濟與1979年和2012年的情況相比,也沒有什么需要擔心的情況出現。

  中國央行下調了其基準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這大大放松了信貸規模。此外,中國還有3.5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伴隨著鴿派貨幣政策,中國可以依靠發行債券推動經濟刺激計劃。中國可以通過發債融資近10億元人民幣。即使中國不愿意推行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而是更傾向于具體的調整政策,但是也不會長時間的拒絕這一選擇。

  中國的貨幣政策可以暫時保證全球市場的平穩,但是如果你不能指望在發達國家陷入危機時依靠中國拯救全球經濟。

圖:中國經濟的規模已經足夠大,但是還未到取代美國的地步

  每一個人都曾認為全球經濟正處在持續增長的道路上。但是越來越多的數據(美國制造業數據,日本工業產出和經濟景氣指數,加拿大的GDP和銅價等等)開始讓人們擔憂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

  新興市場國家處在衰退的第一線。巴西經濟已經陷入衰退,土耳其可能是下一個。不斷上升的經濟衰退風險給各國央行持續提供流動性支持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政策的終點

  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下調至負區間的可能將被視做美聯儲的絕望之舉。這一絕望之舉將帶來一系列負面后果,因為市場會將負利率視為金融混亂的標志。這一措施將表明擺脫寬松的貨幣政策是不可能的。

  這種激進的政策將與央行的信譽相伴。雖然央行的信譽已經收到損害,特別是瑞士央行今年早些時候突然宣布放棄瑞士法郎兌歐元上限,同樣美聯儲主席耶倫在9月份聯儲會議上的猶豫不決也讓美聯儲的信譽收到損害。

  市場意識到貨幣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這一事實只是時間問題。

  危機從未結束

  目前全球經濟活動的疲軟部分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肅清。讓金融體系中一些整體全部崩潰是不可想象的,即所謂的一些金融機構對于整個金融體系具有系統性的重要作用。

  政策制定者試圖保留不健康的經濟和金融機構的做法犯了錯。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創造性毀滅的過程。如果一家公司無法證明他們具有足夠的創新能力對抗新的競爭者,或者是冒了不該冒的金融風險,那么他們需要自己承擔后果。

  2008年,央行拒絕為大規模的破產事件承擔后果,盡管他們的角色是最后借款人。但是這也帶來失業率的大幅上升。

  政府拒絕進行改革,抹殺實現穩定增長的目標是因為過高的債務負擔。過去7年間,私人和公共債務增加了570億美元,這一數字接近于全球的GDP總和。

  我們現在看到的不是擺脫危機之路,相反的我們正在新一輪經濟危機的邊緣。

  本文譯自zerohedge(編譯/Oscar)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