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鈕文新:利率市場化不等于自由化

2015-11-10
来源:CCTV證券

  利率市場化無疑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頭戲。但是,我們必須防止一種誤導性的傾向,把利率市場化理解為利率自由化。為什么要特別強調這件事?記得在“余額寶大辯論”過程中我提出“利率市場化不等于利率自由化”的觀點,但這個觀點卻遭到一些“重量級經濟學家”的批判,而在他們看來,利率市場化就是利率自由化。所以,市場如何對利率定價,政府或央行都不該干預。

  我認為,把市場化與自由化畫上等號荒謬至極。為什么?因為在我看,市場化經濟必須在法治、規則、可控的前提下有序循環,但自由化排斥上述前提。我們看到的事實是:比我們市場化程度深得多的發達經濟體,其金融利率、金融經營無一不是在法治、規則、可控的前提下運行,而且,無論哪個國家,只要它還算是市場經濟體,其利率都必然是政府控制經濟的重要工具,而絕對不許任何市場參與者任意妄為。

  我認為,這就是為什么昨日國務院專門召開常務會議,提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同時提出要加強對非理性定價行為的監督管理”的重要原因。毫無疑問,今年10月23日,當央行宣布“放開存款利率上限”之后,中國利率市場化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可以說是“歷史性的一步”。但我們并不能認為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就此到位。因為,未來中國金融利率如何形成?如何調控?機制是什么?這些將成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更為核心、更為迫切需求。

  國務院要求:利率市場化改革必須“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是原則,而具體的要求是:第一,要督促金融機構健全內控制度,增強自主合理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第二,要繼續發揮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參考和指引作用,用好短期回購利率、再貸款、中期借貸便利等工具,理順政策利率向債券、信貸等市場利率傳導渠道,形成市場收益率曲線。第三,要加強對非理性定價行為的監督管理,采取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激勵約束利率定價行為,強化行業自律和風險防范。防控和監管越到位,利率市場化程度就會越高。

  防控和監管越到位,利率市場化程度越高”。此言我非常贊賞,與我當年提出的“市場化不等于自由化”異曲同工,同時也有力地駁斥了“市場化就是自由化”的說法。

  我依然認為,在央行基準利率方向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問題,目前還沒有看到有效進展。第一,在中國,類似于美國“聯邦基準利率”的利率——央行基準利率是誰?沒有這個利率,未來央行用什么取代現在還在沿用的存貸款基準利率?沒有這個利率,未來加息、降息如何實施?要是有這個利率,為什么現在還不告訴市場?為什么現在還不讓它進入市場培育?培育期過短如何確認它的有效性?

  第二,利率商品欠缺很多。比如,一年期以下的短端利率商品交易還算活躍而充分,定價還算有效;而3到5年期的中端利率也有一些產品,交易也還算說得過去;但7到30年的長端利率商品在哪?中央銀行如何觀察長端利率水平?利率如何確定?長端利率很重要嗎?當然,因為它往往體現的是國家的長期戰略意圖。比如美聯儲的“扭曲操作”,其目的就是為了壓低長端利率,從而體現出美國“再工業化”的戰略意圖。

  第三,到目前為止,市場利率依然是混亂的,央行如何理順?比如,此次降息之后,銀行存款基準利率已經降至1.5%的水平,但貨幣市場同期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還在3.3附近。很明顯,同業拆放利率的信用等級應當高于商業銀行存款。因此,同業拆放利率遠遠高于銀行存款利率的現象屬于“利率倒掛”;同樣,央行與商業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其按照市場供求關系所形成的利率、無論哪個期限品種均高于銀行存款利率,這不都屬于倒掛?如果央行通過一段時間的操作是一年期shibor接近1.5%,那隔夜shibor會不會低于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0.99%?會不會導致銀行間市場的驟然收縮?

  誠如我在10月27日評論中所說,政府也好、央行也罷,尤其是央行,你們不能只把利率市場化當成成就大說特說,而必須把利率市場化之后的“利率控制”當成重點突破方向,因為這才是未來你們最最重要的責任。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