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屏礎
11月22日的區議會選舉,是「佔中」後的一次民意較量。本來區議會選舉的議題,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但是,反對派卻要延續「佔中」的激進路線,認為「佔中」的情緒在迅速減退,如果不搞對抗,他們將會喪失政治動員力。
反對派欲將區選政治化
「佔中」所帶來的社會分裂和對抗,對香港經濟傷害很大,並在逐步暴露出來,反對和沖擊內地遊客來港的激進分子,有不少人正是「佔中」的暴力主義者,他們驅趕遊客的暴行,已經激起內地遊客的不滿,紛紛表示:我們到歐洲和日本旅遊,都會獲得很禮貌很客氣的接待,加上這兩個地區貨幣貶值,買東西相當便宜,我們為什麼要到香港來,要看激進分子的面色?香港的零售業和旅遊業正在步入不景氣。如果選民支持激進派,香港今後的經濟發展將會受到重挫。
香港未來是發展經濟民生還是繼續搞對抗的兩種力量的較量,將會決定香港未來十年的命運。激進勢力這個時候對香港實行「拉布」,並且在香港大學問題上煽動學生挑戰「香港大學條例」,反對行政長官擔任香港大學的校監,並非偶然。他們覺得區議會選舉的主要議題如果定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他們在這次選舉就會大量流失選民,敗得很慘。所以他們極力要扭轉選舉的話題,將這次區議會選舉政治化、對抗化。黃之鋒更加提出,「佔中」不能認輸,今後要不斷發動公民投票,要在香港推廣「住民自決」,解決香港2047年之後的前途問題。這樣是唯一能夠維持反對派凝聚力的辦法,他們制造分裂和對抗的最後目的,就是要搞「港獨」。
美國欲圍堵中國
黃之鋒正是美國栽培的人,他有意拉攏台灣的民進黨,讓「台獨」和「港獨」聯成一氣,阻撓中國的崛起。訪問美國之後,黃之鋒就一直鼓吹公民投票,最後要搞「公民自決」,這是美國反華勢力的一種部署。美國的部署必然影響香港的反對派,影響到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選舉。美國駐港總領事夏千福,並不理會奧巴馬在會見習近平的時候,承諾不會幹涉香港內政,積極參加了反對派內部不公開的四地研討會,直接支持反對派向中國中央政府爭取「沒有篩選的普選」,配合美國采用軍事力量向中國施壓。
香港在經濟和政治上,將來都會受到美國的幹預。追隨美國的香港反對派,近日在兩個領域大做文章,一個是準備在香港大學煽動學生上街,搞什麼「無尺度抗爭」,使盡九牛二虎之力,希望能夠煽動學生搞第二次「佔領」。另外一個領域,是全力在立法會推行「拉布」策略。
「佔中」和否決了政改方案之後,反對派並沒有轉向溫和,反而變本加厲對中國和內地經濟融合采取對抗的態度,對梁振英和特區政府的所有施政,采取全面狙擊的態度;對於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建設,采取全面否定和對抗的態度。
香港面臨美國加息的壓力,產業轉型無力,最擅長的出口業、旅遊業不斷收縮,許多企業都宣布2016年度的加薪幅度,一定不可能達到4%,低於通脹率。香港唯一的經濟復蘇出路,就是要乘搭中國經濟以6.5%增長率快速前進的列車,提高香港的競爭力,提高香港的創新能力。
11月的區議會選舉,如果愛國愛港候選人獲得多數議席,那麼香港今後5年的經濟和民生發展將會得到有力的護航。因為區議會選舉是一個基礎,將影響下一年度的立法會選舉,後年的行政長官選舉。因為區議會的代表,將會參加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選舉。
踢走搞搞震的反對派
今年的區議會選舉,和上一屆有顯著的不同。
第一,政治對抗的味道前所未有。
第二,反對派統一調度,同一進攻的動員力度,前所未有,50個傘兵部隊大舉對建制派的傳統區域發動進攻。431個區議會議席,「泛民」候選人在其中230個選區參選,即有一半以上的選區與建制派短兵相接,戰情激烈。特別是有70個選區,實力相當接近,勝負在200票之內,有些選舉的勝負相差只有十多票。
第三,建制派的一些老選民,回鄉養老,或者自然身故,並且有一批人在選民登記和選民的核實時,被剝奪了資格,給選情帶來的不利因素,前所未有。
第四,「打大佬」的肉搏戰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反對派和建制派都在提拔新人,新老交接。雙方的主力明星,都受到了對手「打大佬」的進攻和突襲。反對派的何俊仁、塗謹申、馮檢基,都遇到年輕專業競選人的挑戰。工聯會的王國興、民建聯主席李慧攌也受到對手最後一分鐘報名的襲擊。如果這些明星不慎落馬,兩個陣營的新老交接部署就會被打亂,落敗的一方,將會元氣大傷,要等候十年的時間,才能培養出新的領袖。所以,政治題目的交鋒也是前所未有。經濟民生問題受到幹擾的情況,也是前所未有。所以,為了700萬人的福祉,港人一定要選舉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候選人,一定要踢走搞搞震的反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