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樓市挽救五大政策 還是不夠狠

2015-12-25
来源:環球老虎財經

  作者:四維宏觀智庫

  高層從對房地產市場的緘默到正式表態,到目前開始頻頻發聲,終于要對庫存進行一場“殲滅戰”,這事實上是高層認識到房地產對于中國經濟的攸關角色,也認識到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最大痛點:庫存過高。庫存過高不僅僅拖累整個房地產市場,而且會拖累中國經濟。

  那么如何去庫存,現在市場有各種結論,有些人已經對未來樓市的政策排了序,比如有分析者就認為未來政府對房地產去庫存的政策有以下五中:首套房首付款比例降至10%;房貸利息抵扣個稅;農民工全面納入城市購房優惠體系;各城市執行土地供應的“有供有限”政策 ;政府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等。

  筆者認為以上政策可能是目前決策層正在考慮的選項,但是是否推出,有無實力推出,以及推出后效果如何,正在抉擇當中。因為所謂政府政策,除了錦上添花,就是順勢引導,或者利益再分配,或者還有打破增長的瓶頸等,這五個政策總的來講基本還是力不從心。

  比如把首套房的首付款比例降到10%,這個政策筆者認為根本不可能。這是一種加杠桿的行為,盡管看起來它在短期內會對房地產市場起到強烈刺激,但是長期而言,無異于一劑春藥,好吃難持久。

  中國的房地產目前遇到很大的問題,原因就是杠桿過高,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對于開發商的杠桿,不僅僅是銀行信貸資金的大幅度加入,還包括PE和民間借貸,這些資金都是短期的和高收益的資金,對開發商的壓力是巨大的。

  現在想要在需求端加杠桿,企圖以少量的資本金撬動居民的購買力,事實上類似于美國的次級債,把房子賣給了沒有能力還款的人,未來一旦出現風險后患無窮。這是印鈔票去庫存,房子是賣掉了,但是包袱由開發商卸到央行貨幣當局那里,政府不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

  其他的三項比如給農民買方優惠、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和政府收購商品房,其實都很簡單,就是政府要掏錢。未來政府可能會在這三個方面有所動作,但筆者判斷,力度不會太大,因為政府的財政資金有限。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4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06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4%。財政收入增速大大放緩,同時預算支出卻是持續上漲,其絕對數額也是支出大于收入。

  而從未來講,經濟的持續下滑,財政收入的挖潛空間也有限,財政收入增幅只會下降,不會加快,而由于龐大的政府供養人員的工資、養老形勢的嚴峻、醫療、教育等等公共開支的剛性增加,支出的增長只能是加快不會減少。

  在這樣的形勢下,政府能出多大的力度去支持給農民工買方優惠?有多少錢去購買商品房,為開放商抬轎?又有多少錢去彌補個稅減少的窟窿,這是很明顯的。

  從去年一來就在喊減稅減稅,要增大財政刺激力度,但是我們看減稅出臺如擠牙膏,連營改增說好的減稅,也按下了暫停鍵。

  筆者最同意的是給農民工買房補貼,這是對農民工兄弟最切實的優惠,但是誰又能預計到未來房價跌多少呢?即使政府優惠,是否能讓農民工買一個低價?戶籍、社保、養老、上學、就醫這些問題不解決,農民工倒可能拿了優惠不買房了。

  至于土地供應方面,可操作的空間本身就不大,土地供應如果太緊,房地產投資起不來,經濟起不來,如果供應多了,庫存已經過高,就是火上澆油了。

  房地產為何難救,源于中國房地產目前是高庫存與高房價并存。這兩個形成的基礎,前者是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來源,后者是央行的超發的貨幣。

  這兩個問題的根本是,地方財政的賣地收入已經花完了,留下了鋼筋水泥;而金融系統的貨幣已經發出去了,留下了高企的房價。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一個是時間,一個是風險緩釋,很難有狠招。政府的救市政策所能做到的只能是“緩釋”,分散風險,平滑風險。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