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19

大澳水鄉交通配套待完善

2015-12-31
来源:香港商報

   昔日四大漁港之一的大澳,發展至今只殘留漁村氣息,經濟發展依賴旅游業,在該處做生意多年的大澳人表示,支持纜車通往大澳,料帶來更多旅客及商業活動,令多些年輕人返回大澳發展,但批評現時交通很不濟,有待改善,包括停車場不夠、巴士班次不足及馬路不合標準,尤其后者,政府未有解決之前,就增加進入嶼南路的私家車及旅游巴配額,車輛增多徒增意外風險,他們堅決反對。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居民關注社區及文化發展
 
  在大澳經營海味店的大澳華商會理事長龔偉興出生於大嶼山二澳,10多歲時搬往大澳居住了3年,之后出外謀生,結婚后搬回大澳居住至今。90年代初開始關注當地社區及文化發展,1995年獲選為街市街居民代表至今。
 
  很多人會問大澳還有漁民嗎?龔偉興坦言漁民還是有的,但十個有九個上了岸,且大多年老,漁船則更少,6、7年前還有7艘蝦艇,但近年因近岸不準拖網捕撈,已沒有了,遠洋作業的網艇還有10多艘(部分為大陸牌),1年只回來2、3次。在此情況下,昔日漁船在大澳海面星羅棋布的景象不復見。
 
  嶼南路增旅巴配額難負荷
 
  龔偉興說,大澳早已發展成旅游勝地,游人都來細味其漁村風味如看棚屋、買蝦醬、鹹魚等,然而在游客日趨增多下,交通配套卻未能配合。他指由東涌至大澳的馬路,其中石壁至大澳那一段并不合標準,路窄彎多,多年前已要求政府改善,但現時政府在未有改善下,反增加進入嶼南路的私家車及旅游巴配額(旅游巴每天由30部增至50部,私家車逢周一至五可入50部)。他強調,非反對政府開發大嶼山,但須先改善道路,「彎位多又窄,好多時要停車等車過,開放后,司機不熟路,好危險。」
 
  大澳華商會總務主任、石仔桋西居民代表胡家平在大澳經營金行多年,上世紀20年代祖父輩已在大澳居住。他說,現在近巴士總站的停車場已不敷應用,當局建議在龍田邨那邊設停車場,但問題是對游人不便,要走好一段路才到中心區,因此希望當局讓游人在巴士總站下車后,旅游車輛才駛往龍田邨那邊停放,不過,這要求暫時未有回音。
 
  冀纜車開到大澳帶動發展
 
  為推廣旅游業,龔偉興、胡家平這些大澳的生意人及居民代表正努力配合,例如與昂坪360合作,推介大澳的漁村文化及特產。不過,龔偉興指現時的巴士班次未有充分配合旅游人潮,「平日中午,在東涌等車返大澳都好爆,假日仲得人驚!」他指,往來東涌至大澳的巴士班次有需要加密,此外大澳往寶蓮寺的車收得比較早,可考慮加些尾班班次,讓游人可趕上搭纜車回東涌,此舉亦可分流往東涌市中心的人流。
 
  大澳的常住民約有2000人,當中四分三為年長人士,胡家平說,若纜車開到大澳,會帶動地區的商業發展,「目前得3大戶主,食環署、昂坪360和寶蓮寺、以及大嶼山巴士,到時會好唔同,相信不少年輕人會回來大澳發展事業,社區會年輕化」,但游人愛大澳是因為它有漁村特色,沒有連鎖店,要發展那些經濟模式,整個社區都要慎重處理。
 
 
  圓拱形棚屋游客最愛
 
  兩名老大澳人龔偉興、胡家平談到,最能代表大澳、游人不可不看的,首選棚屋、文物酒店及新基大橋。棚屋今年3月獲市民票選為港人最愛10項建築物之一(香港建築中心主辦),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文物酒店前身警署
 
  龔偉興說,最正式的棚屋為圓拱形,鋅鐵覆蓋,里面有葵葉以作散熱,有木柱(坤甸木)將屋固定於水面上,屋旁可停泊漁船,但時代轉變,現在已發展至有兩層的,用木建造,也用上花梨木及裝冷氣。而留下的圓拱形棚屋已買少見少,并且不少已破爛,龔胡二人都認為當局有必要修葺好部分棚屋以作展示,讓游人知道當年蜑家人的生活。
 
  大澳文物酒店前身為舊警署,於1902年建成,2002年關閉,其后雖經活化成酒店,但仍保留不少固有建築特色,如報案室和拘留室(已改裝為酒店的前臺)、探射燈(當年用作海面巡視)、看守塔、遮窗板上的子彈孔(1918年發生的槍擊事件)等,大澳文物酒店營運經理羅家豪說,開業3年半,住客八成都是港人,酒店亦不時配合漁村做推廣活動,員工方面共有27人,14個為本地人。
 
  新基大橋拉扯構造
 
  新基大橋位處棚屋建築群之間,由新基居民自己於1979年動工興建,將大澳島和新基兩岸連接,方便居民往來。每年的大澳端午龍舟游涌,木造的新基大橋都會被拉扯起,讓龍舟通過,蔚為奇觀。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