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都是干預惹的禍

2016-02-01
来源:香港商報

       作者:靈童

  前不久在深圳的一個論壇上,前貨幣政策委員余永定指出,去年股市救市被證明是很失敗的。不過,他針對目前人幣大幅貶值局面開出的藥方,還是一個救字,余永定建議,再一次采取大規模的刺激措施,通過政府發行國債為基礎設施投資融資。

  一方面責怪救市的錯誤,另一方面又強力呼吁要救市,真不知干預這步棋該怎麼走。說起刺激,不免讓人聯想到四萬億刺激計劃,現在看得很清楚的有兩點,一是只要出台救市計劃,那麼救市就會成為常態,在四萬億刺激計劃之后,至今推出的若干后續救市計劃,就是其后遺症。另一方面,刺激之后就會伴隨大印鈔票,從而導致放貸規模激增,投資大躍進。

  從中國經濟的現狀來看,投資對經濟拉動已發揮到極致,如果再一味放大投資,只會給銀行積累更多的壞賬,也與「三去」的總體方針不相符合。當年四萬億刺激計劃實施后,首先激活的就是房地產,但是現在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房地產積聚了過多的資源,而這種畸形的經濟結構就是被刺激計劃培養出來。

  刺激反作用當慎

  如果再來一次刺激,可能在短期內給中國經濟打一針強心劑,但損失的卻是中國經濟的自愈能力。這從股市上看得很清楚,全球市場動盪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中國每次股災之后,就會暫緩IPO,已有9次之多,這種嚴重違背市場規律的事,最后換來的就是改革的滯后。當錯誤得不到糾正,僅靠救市,只會付出越來越大的成本,而救市效應則會逐次減弱,誰見過一個抱著藥瓶的人,會充滿活力。

  說到干預,余永定不僅呼吁刺激經濟,還建議要加強資本管制,以減緩外儲快速減少的節奏。一方面要寬松貨幣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緊資本管制,這一松一緊,且不說是否自相矛盾,如何拿捏其中的輕重緩急,也殊為不易。

  而且,從中國加入WTO協定之后,資本項下開放就是有開始沒有后退的道理,短期的強資本管制,尽管可能保住外儲減少放慢,但同樣也有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加劇市場的恐慌。靈童贊成穩外匯重在穩經濟,而經濟有其自身規律,靠救市換來的穩定只會是暫時的,中國應更多選擇讓市場作主。很多年前有一句話很流行——「不找市長找市場」,可是每逢危機,就揮舞起干預的大棒,到底是不相信市場的調解能力呢?還是過於相信政府在分配資源上的萬能呢?中國不該一次次走進救市的怪圈中。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