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央行:地产中介金融业务整治在即

2016-03-10
来源:北京商网

   在北京、深圳兩地掀起對樓市配資業務的摸底整頓后,昨日央行也首次表態將整治地產中介金融業務,房地產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如果沒有資質,將不能跨界經營金融業務。受到聯動清查的影響,已有部分地產中介以及P2P平臺暫停首付貸業務。

 
  房價暴漲

  配資和炒作是原罪
 
  此輪一線城市樓市暴漲引發了市場對各類房地產金融產品的關注,而對于樓市配資的監管已經趨嚴。
 
  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昨日在政協小組會討論時表示,解決目前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問題,需要一些綜合措施,央行正與住建部、銀監會等部門商量,準備開始對一些房地產市場、房地產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參與金融業務進行治理。
 
  在潘功勝看來,一線城市住房價格上升速度比較快,最基本的影響因素還是住房供求關系,其中也有投資力量在炒房,但不是主要因素;房地產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在其中參與配資提供貸款以及媒體炒作等,影響了人們的心理預期。這也是央行官員首次對配資之于本輪房價上漲的影響給出定性。
 
  “這個政策會對后續房地產各類企業的跨界經營產生明顯的干預作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跨界經營背后存在風險,比如說開通金融板塊或平臺,本質上是為了撮合房產交易的,但其實是繞過了傳統的金融監管,所以必須治理。這給后續申請此類業務的企業帶來了更大難度。
 
  除了央行表態要整頓房地產中介機構涉及的金融業務外,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也在摸底涉嫌高杠桿房貸情況,目前通過監測預警平臺查控風險。深圳市金融辦也下發了相關通知,要求對深圳地區的P2P、小貸公司涉及的眾籌買房、“首付貸”或其他涉及高杠桿房貸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并“梳理相關企業的名單、數量、產品模式和涉及金融”。
 
  規模難估

  僅首付貸敞口即達1100億
 
  北京商報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受監管風暴影響,部分房產中介以及P2P平臺已經停止了首付貸業務。
 
  “因為近期監管查得嚴,我們已經暫停了首付貸的業務。” 生活貸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說道。同樣準備暫停的還有廣州e貸。廣州e貸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近期的監管態度,他們準備先暫停首付貸業務。
 
  小牛在線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市場的首付貸早在去年就已經退出了,二三線城市的首付貸是否暫停還得看政策。合匯貸客服表示,他們年前暫停了首付貸業務。搜易貸客服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他們目前仍在繼續做首付貸業務,還沒有收到暫停的通知。
 
  雖然監管在摸底樓市配資業務,但這類規模有多大一直未有確切的統計數據披露。北京商報記者采訪多位專業人士均表示,很難預估規模。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的首付貸業務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由房地產開發商或者中介機構直接向購房者提供貸款;第二種為目前的主流模式,即小貸公司、P2P平臺與房地產中介或者房地產開發商進行合作,前者出資金,后者出樓盤資源以及客戶;第三種則是由小貸公司、P2P平臺自身開發客戶,購房者只要提供首付憑證,則可以享受貸款服務。
 
  平安證券的研報指出,從某房產中介披露的數據看,截止到3月2日該房產中介平臺貸款余額在29億元,其中資金投向首付貸的比例在24%,實際首付貸未償還余額7億元, 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應該為有抵押貸款,實際風險較高的無抵押部分的規模有限。如果推演到整個P2P行業來看,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2015年正常運營的有房貸產品的P2P網貸平臺至少有664家,分布在29個省市地區,主要集中分布在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和山東,這五省市合計平臺數樣本占比為 62.8%。如果均按照該房產中介7億元的余額和24%的首付貸比例計算,實際的首付貸風險敞口約為1100億元。這還并不包括有抵押和房地產公司擔保的部分所涉及到的配資額。
 
  三大風險已現

  叫停配資或成必然
 
  目前,在房地產市場一提首付貸,就如過街老鼠一樣。在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看來,首付貸存在的一大風險是中介的資金池風險,目前首付貸資金池中滾動的資金來源并不清楚,也不可控,監管機構沒有進行合理的監控,如果資金池中滾動著購房者的首付款,中介公司出現爆倉,不僅影響首付貸的貸款人,還將影響在中介公司辦理購房交易的購房者。
 
  “另外,首付貸中有部分是信用貸,沒有抵押品,如果出現斷供的情況,則由銀行或者貸款機構來承擔,一旦銀行壞賬率增加到一定量,也會增加金融系統性風險,這也是首付貸存在的一個風險。”郭毅如是分析。
 
  樓市出現下跌則可能是引發首付貸危機的一大導火索。郭毅表示,目前首付貸期限有長有短,其中不少房產中介有資金池,會不會出現期限錯配的情況只有房產中介清楚。如果是短期的首付貸產品,風險還相對可控;如果期限較長,恰巧遇上房價下跌周期,出現斷供的情況,很有可能出現金融風險。
 
  嚴躍進表示,對于購房者來說,如果嘗試樓市配資手段,很可能在樓市交易中有較多的交易經歷,所以并不會刻意規避金融風險。這使得很多地產配資平臺實際上會成為各類風險的聚集地。比如說,購置100萬元的住房,20%或20萬元是采取個人自有資金進行出資的,剩下的80%或80萬元是通過商業銀行貸款的。這個時候風險總體可控。但是,如果借助此類金融平臺獲取了1/2的融資,那么最后自有資金只有10萬元。這個時候違約的風險會增加。尤其是在房價突然暴跌的時候會更有風險,進而會影響商業銀行80萬元的信貸資產安全。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