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張麗娟報道: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超預期,令市場擔憂滯脹發生。專家認為CPI未來趨勢還待觀察,目前中國依然是通縮問題,并無滯脹風險,貨幣政策此時亦無法發揮作用。
呼吁警惕滯脹風險的市場人士認為,雖然統計局發布的2月CPI為2.3%,但可能因為1月份對CPI的基期進行了輪換,權重做了調整令食品「扭曲式暴漲」被掩蓋,其CPI實際數據或已達到3%水平,因此通脹問題值得關注。
依靠財策發力谷經濟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劉世錦認為,CPI走勢還需要觀察和進一步數據分析,目前談不上滯脹,中國GDP速度未來還會從7%下降到6%、6.5%,都很正常和符合發展規律,并不是出了大問題,這個速度在世界上還是很高,所以并不是「滯」。伴隨著通脹水平提高,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減小。劉世錦表示,貨幣政策從來都是相機抉擇,中國轉型期現在突出的問題仍然是通縮,特別是在重化工領域通縮,用貨幣政策沒法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要加大去產能。「如果想用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解決中國轉型中去產能問題、通縮問題、低效率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應該透過供給側改革。」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亦認為,2月CPI高企與春節因素有關,目前并未有滯脹風險,「未來趨勢還有待觀察,現在PPI仍然是負的而且還在下降,據PPI來看,中國是通縮,不是滯脹。貨幣政策在此時發揮不了作用。所以不能要求貨幣政策承擔更大的責任,而且現在貨幣政策已經比較寬松。如果要刺激經濟增長,還是要依靠財政政策發力,貨幣政策來支持財政政策。」他同時表示,現在匯率不應該成為執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和適度貨幣政策的障礙,不用特意關注匯率下跌問題。
利益博弈阻礙樓市調控
談及目前供給側改革中房地產去庫存政策的爭議,劉世錦表示,房地產問題現在比較奇特,一方面二、三、四線城市庫存量還很大,這些地方房價基本漲不起來,有些還會下跌,而一線城市最近漲得很快。「這里邊因素很多,正面因素是中國房價變化關鍵與人口流動方向直接相關,一線大城市具有集聚效應,因此漲價。但現在漲的有點過了,這里有一些不正常的存在問題的因素。」他解釋,主要因為近幾年一線城市建設用地中住宅用地比重偏低,導致供地不足。第二個深層次原因是城鄉之間土地市場不能雙向流動。三是貨幣政策稍微寬松了些,尤其一月信貸增長較大,「到底這些錢去哪了?是到實體經濟了還是與現在的泡沫有關?恐怕(與樓市泡沫)多少還是有一點關系!」
劉世錦警告說,一線城市房價水平已經很高了,在這個基礎上還漲,恐怕就會重犯日本當年泡沫破裂的錯誤。他表示,日本在經濟轉型期,上世紀70年代初經濟由高速轉向中速,日本開始不甘心降速,實行了過度寬松的宏觀政策,包括貨幣和財政政策,期望經濟推到高增長的軌道,后來又推高了房價,泡沫到了房地產后又破裂,對日本整個銀行系統打擊很大。「這個教訓要吸取,但很難,道理大家都懂,有些錯誤是可能重犯的,因為這不是認識的問題,是利益問題,是社會博弈問題。我們要盡量避免少犯或不犯當年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