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曾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不會掉隊

2016-03-15
来源:環球時報

  黑龍江欠薪以及省政府信息通報不準,引起媒體對黑龍江及東北眼下發展困難的新一輪議論。2014、2015連續兩年,東三省GDP增速與山西一道位居全國的后4名,通過改革實現東北經濟的轉型升級成為沉甸甸的使命。

  東北曾有“共和國長子”之稱。它先于全國其他地區解放,工業體系完整,底子扎實,又是新中國工業化起步的重鎮,在計劃經濟時代扮演了全國重工業老大的不凡角色。農墾建設改變了北大荒,黑龍江成為全國商品糧的重要基地,為確保中國糧食自給做出突出貢獻。可以說整個東北的資源和重工業為共和國的成長鋪就了臺階。

  曾幾何時,東北的石油、煤炭、木材、糧食、機械設備以調撥方式或低價走向全國,東北產的大解放跑遍中國各地,人們看長影拍的電影,東北伴隨國家走過了那段難忘歲月。

  大型老國企多是東北的特點,改革和經濟轉型的包袱自然比較重。黑龍江有多個資源型城市,一旦它們賴以生存的資源枯竭或者市場需求下降,可想而知維持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多難,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維穩任務有多重。

  世界發達國家有過資源型城市整體蕭條甚至荒棄的很多例子,那些資源型城市的后期轉型付出了巨大代價,失業、社會沖突在法律的強硬管束下不斷發生、消化,其間伴隨的個人和家庭痛苦不堪回首。

  中國的社會性質要求必須實現老工業基地轉型和振興過程的平穩,把人的福祉放在突出位置。一方面東北需立足自身努力,另一方面也應看到,中央政府支持、幫助東北經濟轉型非常必要,東北社會自身的力量對克服當下疊加在一起的問題難免有些吃力。

  幫助對全國經濟發展曾經做出突出貢獻的東北,這也是發達地區應有的一份善意。東北當然不需要像其他邊疆省區那樣的“對口支援”,但國家的一些政策向東北傾斜,應得到支持和響應。

  輿論也應當對東北目前的困難給予更多理解,不應制造要東北和國家其他省區攀比增長率等重要經濟指標的氛圍,也不應對東北社會治理一些難以迅速解決的難題過度鞭撻。相信東北社會不缺改革的緊迫感,較之來自外界的精神和心理壓力,多有一些實質幫助和鼓勵,大概是東北社會更需要的。

  此外,東北被蒙俄朝三國環抱,是中國實施對外政策的重要戰略支點。國人不能把東北當成普通省區看待,它的“邊疆”意義不能因為離中原近就被遺忘。

  當然,外界的任何同情與支持都代替不了東北自身的努力。外界希望東北“解放思想”的呼聲值得東北人思考。黑龍江政府這次一開始關于龍煤集團井下職工未有欠薪的誤報給人一種印象,傳統的政績觀和一些舊的相關認識在黑龍江仍有一定影響。

  希望黑龍江和東北的干部們放得更開些,問題已經在了,有什么可怕的?自信會是動力的源泉和突破口的導航器。說實話,黑龍江四十幾萬平方公里,才3000多萬人口,人口密度比多數西歐國家還低。收入水平差不多時,東北人的實際生活質量很容易高于中原地區。東北有困難,但也有重振昔日雄風的雄厚資本。

  東北繁榮起來,中國的東北亞戰略必將進一步盤活,中國的長遠發展也將更有支撐力和后勁。因此東北的事就是全國人民的事。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