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昆
日前習近平主席訪問捷克,乃兩國建交60多年來首位中國元首往訪,故在兩國關系發展上具重要歷史意義,兩國間還簽訂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具體合作策略,包括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和「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等。為保證落實兩國將成立合作委員會,共同制訂具體行動方案。
對這次習近平往訪,捷方十分重視並以高規格接待,總統澤曼請往莊園官邸會面,還說除了沒有英女皇的黃金馬車外,都以最好的東西款待。這顯示之前英國厚待習給澤曼留下了深刻印象,故亦以厚禮相待。當然,在這表面現象下其實含藏了世局的深刻轉變,一方面是中國實力日強,推行和平與發展的路線符合歷史大潮及世界人民願望,故朋友遍天下。另方面是東歐地區20多年來也出現了重大轉變,而澤曼的政治取向正是這轉變的反映之一。
東歐夢醒不盲目投西
東歐在中國稱為中東歐,共有16國,與中國建立了「16+1」的合作機制。在美國則曾稱之為「新歐洲」,與西歐的「小歐洲」加以分別。無論名稱為何,東歐乃之前冷戰時期受蘇聯控制的華沙公約成員國,和蘇聯在區內的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得以脫離蘇俄控制,積極投向西方。當時東歐在國際政治上緊跟美國,在應對伊拉克及俄國問題上比西歐更積極,成了美國利用來向西歐施壓的工具。在外交上則強調反共反專制的意識形態議題,對中國的人權狀況亦諸多批評。在經濟上希望融入西方尤其西歐及歐盟,由此帶動發展改善民生。故東歐曾對投靠西方寄予很大期望。
然而現實卻令東歐人從上述西方夢中覺醒,情況每非如所想般,還出現了眾多新問題。主要的打擊包括:一、西方特別是西歐在金融海嘯後經濟不振自身難保,不單未能拉動東歐,反而成了拖累因素,希債危機帶來的沖擊尤甚。IMF還曾多次警告東歐同樣會爆發債務危機。二、東歐重新作為冷戰時代的東西方斗爭前線,令經濟發展受制。在烏克蘭事件後更因歐盟制裁俄國及俄國的反制裁,令其經貿大受創傷。批評中國又阻礙了搭上東方發展快車。三、當地感受到西方尤其歐盟的不公平對待,且在諸多事項上因利益不同與歐盟矛盾日趨尖銳,這包括難民過境、收容中東難民、救助希臘及歐盟的改革、政策等。
尋新出路與中俄交好
在現實沖擊下,東歐人心態出現了異變。民間開始質疑加入歐盟及北約的做法,政策亦有與歐盟決策對立者而自行其是,一些極端主義如反猶太、反伊斯蘭及反民主等思潮冒出。無論如何,東歐自知要尋找新出路,不能如過去般盲目投靠及依賴西方。對中國態度亦隨之有變,而捷克則是最明顯的鐘擺式調整案例之一。脫蘇後首位總統哈維爾乃「人權斗士」,對中國尤多批評以致關系冷淡,但澤曼在2013年上台後全面調整政策,實行東向與中俄交好,更是去年來華參加閱兵禮的唯一歐盟成員國領袖。難得者是他能放下一般的西方及歐洲至上主義態度,聲言不會輕率批評別國施政,還要學習中國的發展經濟和社會維穩經驗,令人耳目一新。其實由哈維爾到澤曼的轉變並非唯一事例,同樣突出的是來自東德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最初她專挑中國人權及西藏問題,後來才轉趨務實而判若兩人。
上述轉變令中捷關系發展可掀開新頁,在這方面捷方不單積極主動且十分科學及聰明,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捷方積極配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倡議,並希望成為中國在中東歐的金融及航空中心。這正是利用了捷克在區內的居中地理位置及其他優勢,推動中國東歐合作,將來還可進一步利用其歐盟成員優勢推動中歐合作。這種爭作東西橋梁而非抗爭前線的做法,反映捷方的遠見和搶佔先機眼光,將可為中捷雙方帶來雙贏。
東歐尤其捷克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及科技根基,現由脫蘇後早期的狂躁虛無轉為務實,淡化東西方政治及意識形態之爭,將可為中國與東歐合作帶來真正的基礎,巨大潛力將可逐步發揮,「一帶一路」建設也將面對黃金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