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香港高校應正本清源

2016-04-11
来源:香港商報

  方潤華

  閱報獲悉本港部分大學之捐款逐年減少、國際排名亦不斷下滑,究其原因或與近期這些大學泛政治化、亂象叢生有關。

  大學泛政治化

  高等院校本乃教學育人、研究學術的神聖殿堂,惟本港多所院校近年過分走上政治抗爭之道,教學失衡、科研鬆弛;也有少數學生浪費光陰,反而熱衷搞政治,出現抗議校委會等事件,破壞學習氣氛,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學校管治出現危機,不但校譽受損,亦影響公眾對大學的信心。本港幾所著名大學都是政府資助,每年耗費數百億公帑,用的是納稅人的錢,「公眾問責」理所當然,不能以大學自主權、學術自由為名迴避管治失常這一核心問題。學生或有曠課、投入抗爭,各院校校董會也受困擾,校董會及校長也有苦衷及難言之隱,恐怕把與學生的衝突擴大。

  自2014年發生「佔中」事件後,政治勢力侵入校園,部分激進學生受人操控,動輒以罷課來表達訴求及不滿,將校園清靜之地攪得不得安寧;在政治壓力下,學校管理層恐與學生直接衝突,對這種歪風不敢管也不能管,使得學術地位、國際聲譽每況愈下。對這一狀況,教育當局應出力支持,家長、畢業生、舊生會等亦應響應校長、校董會的號召為校譽出聲。香港經濟自2014年發生「佔中」事件後元氣大傷,當時行動持續數月,期間交通受阻、出行不便,影響店舖生意,經濟受挫,對此巿民多有怨言,希望不再出現類似的事件,相信大家決不願意再看到動亂的發生,不想我們賴以自豪的高等教育再受打擊。「佔中」發生後,本港旅遊業及有相關行業生意銳減,為經濟發展敲響了警鐘。香港是一個缺少自然資源的城巿,主要依靠金融、旅遊、購物及商品貿易支撐,如經常有動亂發生,勢必影響國際投資者及旅客的信心,給未來發展前景帶來隱憂,今年經濟出現退步、民生受到拖累,香港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高校管治報告對癥下藥

  「佔中」事件後,據說一些大學收到的捐款比之前減少;申請到內地、臺灣及外國讀書的學生亦相對比以前增加,可見部分家長及學生對學校的前景有所擔心。此外,家長對目前校方管理鬆散的現象頗有微言,對學生過度放任的做法也有不滿,更擔心萬一學生參與違法行為被判處入獄,耽誤學業及個人前途(如:影響將來就業等),而過分激進的行動對培養人才及本港經濟都有影響,值得各方檢討及反省。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加州大學發生嬉皮士(HIPPIES)事件,學生以穿著奇裝異服、戴腳鏈舉行集會及遊行來反抗習俗及當時的政治。對於他們的所作所為,巿民不支持,家長也不同意,因為年輕人有穿著的自由,但應以不影響學業及巿民日常生活為要。結果,經過數月,學校、巿面恢復正常,乃明智的抉擇。對於這段歷史,香港應好好借鑑。

  新近公布的《資助高等教育院校的管治》報告可謂對癥下藥,有助各大學制訂規範、撥亂反正。故希望各院校之校董會根據《報告》的六項建議做好管理,嚴格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或加強管治規則,有意見的教授可以循正途發表意見,應為學生前途想,以整體利益為依歸,對於違紀、違規的教師和學生先行勸告,若再不改可予以適當處分,重樹新風;同時,校方應多與學生及家長溝通了解、對話協商,消除誤解、求同存異,找尋和諧的路徑,達到「家和萬事興」的目標。

  正本清源,大學之道在於「明德格物」,學校的主要職責是立德樹人,讓學生掌握知識、發揮潛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具有良好操守及優秀品德,朝一流大學、一流人才的方向努力。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