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6

国美控股CEO杜鹃:国美一直在“居安思危”

2016-04-14
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

   4月12日下午,向來低調的國美控股CEO接受了包括新京報在內的媒體的專訪。這是近年來杜鵑為數不多的直面媒體。

 
  “大家都好奇,成功的人背后是不是有很多跟常人不一樣的東西”。杜鵑說,“其實很簡單,越簡單越好。”
 
  慣于低調的杜鵑在接受采訪時頗為少見地談起了自己的“初心”。杜鵑最初在國美工作的初心就是“家庭幸福,事業有成”。
 
  近年來,杜鵑掌舵的國美都做了些什么?如果說,過去幾年中的國美一直專注于既有家電業務,那么進入2016年,國美則展現出更令人眼花繚亂的戰略布局。除了繼續其逆勢增長的主營業務,“國美系”以堪稱密集的資本運作,高調進軍智能硬件、金融、娛樂等多個領域。在杜鵑所描述的未來中,國美將擁有一張巨大的版圖。
 
  這張版圖有多大?最近正準備迎接5周歲生日的國美子公司、電子商務平臺“國美在線”,如果能夠如愿在3年內獨立上市,國美系就將擁有第6家上市公司。
 
  談零售生態圈

  最大的挑戰是人的挑戰
 
  記者:為什么國美提出要整合線上和線下的資源?
 
  杜鵑:首先,因為國美既有線上又有線下,我們有“兩條腿”,不能只顧一條,而忽略另一條,有優勢就去用;其次,家電產品還是需要體驗,很多人買家電產品還是希望到賣場去看一下,國美的專業性很大一部分體現在賣場。
 
  當然賣場也需要轉變,如果說只是賣家電,聚客能力會下降,因此今年電器提出“全渠道、新場景、強鏈接”,這是國美電器的核心目標。作為整個集團來說,是打造生態圈。
 
  記者:國美去年年初提出“全零售生態戰略”,為什么在這個時間點提出?
 
  杜鵑:我們認識到互聯網成為一種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線下用什么樣的場景、模式去提升聚客能力。
 
  記者:這個戰略有沒有時間規劃,比如說什么時候完成?
 
  杜鵑:沒有,越快越好。互聯網有個詞叫“小步試錯,快速迭代”,國美也有“想法要大、起點要低、行動要快”類似的口號。
 
  對國美來說,想法大一直沒變,即做最好的“產品+服務”提供商;起點要低,是現在能做什么要趕緊做,不能等到什么都行了再做;行動要快要是錯了還有改錯的機會。
 
  記者: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挑戰?
 
  杜鵑:有,最大的挑戰就是人的挑戰。比如,打造生態圈對國美來說是不熟悉的。我們如何吸引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談國美在線

  三年上市是國美在線的目標
 
  記者:最近,國美在線提出三年內上市。這是基于什么考慮?
 
  杜鵑:一家企業成熟了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上市,一種是不上市。上市的好處一是更社會化,另一方面,在公司治理、監管、吸引人才等方面都會非常有利。
 
  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果能上市就盡量讓它上市。而一些非上市的公司,可能會有一些諸如安全、機密等核心技術不愿意披露。但國美不存在這些問題。
 
  記者:會選擇在H股還是A股上市,目前有沒有這方面計劃?
 
  杜鵑:沒有,我覺得還早。三年上市對國美在線來說是個目標。
 
  記者:國美在線有沒有做好繼續“燒錢”的準備?
 
  杜鵑:國美在線目前最需要著力發展的,是垂直業務和平臺業務到底怎么定位。因為我們有線下,平臺業務是希望能夠把它作為一個平臺和渠道,吸引那些愿意線上線下融合、把渠道打通的商家。
 
  如果是這樣的話,國美在線還會虧一些錢,因為它的流量還不如其他電商,尤其是目前要將其他平臺的流量拽過來,需要投入資金。
 
  談資本運作

  相比股價,更注重企業經營發展
 
  記者:今年2月,你成為華銀控股最大的股東。華銀控股原來的主業是商業保理和信貸業務。未來華銀控股在整個國美系中將扮演何種角色?
 
  杜鵑:主要是作為國美金控發展的平臺。
 
  記者:今年1月,三聯商社以9億元收購一家智能手機制造商。三聯商社轉型硬件制造、手機,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杜鵑:主要是要做物聯網,做手機僅僅是一個切入點,智能家居最核心的還是要做物聯網,要把這些打造成一種生活方式。
 
  記者:國美進軍硬件會不會有一些短板?
 
  杜鵑:會,但可以進行整合。國美如果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研發能力是最好的,如果不行的話,我們會搭建一個平臺,然后把廠家和消費者對接起來,最終的選擇還是在消費者。
 
  記者:目前這個平臺主要是三聯商社來做嗎?
 
  杜鵑:也不一定,三聯商社只是做安全手機,但這個手機能不能做成也不好說。最后是手機做成了,還是其他方面做成了,目前還很難說。
 
  記者:對于現在做智能硬件方面,國美有沒有風險預估?
 
  杜鵑:三聯商社目前只做安全手機。國美做的物聯網項目,和三聯的手機沒有關系。最大的風險就是沒做成,消費者不接受,或者廠家不接受。
 
  記者:國美的地產業務,在從住宅地產向商業地產轉型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挑戰?
 
  杜鵑:其實我們地產業務現在已經做得比較少,新項目很少。現在就是看地標性質的、或者是核心區域的項目,我們才做。
 
  記者:你更在意上市公司的股價還是盈利情況?
 
  杜鵑:市場和消費者更認可商業模式是我們最關注的。從對股東負責任的層面來講,基本是企業健康持續經營發展,更高一點的提高盈利給他們更好的回報。
 
  談國美業務板塊

  萬箭齊發還要目標一致
 
  記者:除零售、電商外,近年來國美還布局了智能手機、金融等板塊。這個戰略的內部邏輯是什么?
 
  杜鵑:都對準消費者,都是消費者的需求。比如文化,看個電影、聽個歌,是消費者的需求吧?這些板塊之間現在看似沒有聯動,以后會聯動起來的。
 
  比如金融也跟消費者有關,再比如我們投的很多其他行業都是打造生態圈的一個點。
 
  記者:國美的6大板塊,你最看重哪一塊兒?
 
  杜鵑:你有小孩嗎?打個比方說,如果你有三個孩子,別人問你最愛哪個?其實你不好回答,因為每一個你都很愛。
 
  那回到業務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像電器,對國美來說是大一點的孩子,其他的有些可能是小一點的孩子,大的孩子可能懂事,能替大人扛事,小的孩子就可能很可愛,朝氣蓬勃。其實都挺重要的。
 
  記者:在國美布局的6大板塊中,當下的著力點主要在哪個板塊?
 
  杜鵑;不同的板塊有不同的目標,萬箭齊發還要目標一致,千萬不能少了任何一箭。
 
  談金融布局

  不會為了估值去刷單
 
  記者:你個人如何評價國美在金融行業采取的布局和成績?
 
  杜鵑:與很多行業的優秀公司比,我們才剛剛開始。國美對風控最關注,我不太需要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做過大的業務規模和量,我覺得首先業務模式、風控系統、人員團隊都達到一定標準后再上業務量。
 
  現在很多互聯網金融都出問題了,互聯網企業很會“說”,比如互聯網人做的一些段子很炫,但做實體店不太會“說”,對一個事會說得很實,不會那么炫。
 
  雖然是個新東西,但你琢磨琢磨背后的東西實際上是一樣的。互聯網與金融結合起來,要特別小心。不能讓太炫的東西把金融的風控屬性淡化了。
 
  國美做互聯網金融首先是依托我們的產業把風控做好,然后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第二個階段我們會拓展到一個平臺,提供市場上其他好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記者:那對于金融板塊來說,對短期盈利有期待嗎?
 
  杜鵑:要想盈利,單就金融產品而言,是可以的,但要是風控各方面做好,想上量的話,就得往里面賠點錢。但“賠錢”的前提是建立在前述風控、人員等達到標準可以上量后。
 
  我是愿意投入讓它盡快上量,這對企業估值是好的。
 
  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為了估值什么都不要,比如去刷單,對于這種事,我們不會去做,我寧愿企業非常穩健、合規合法地發展。
 
  所以,我們對規模不是特別關注。如果僅僅是為了估值、有個噱頭,什么都能接受,這種企業持續不了,做金融更持續不了。
 
  記者:去年金融板塊業績怎么樣?
 
  杜鵑:一個月交易量肯定是有幾個億的,注冊用戶在10萬左右。
 
  談家電競爭

  賣家電的都是競爭對手
 
  記者:國美在去年提出每一個人都是CEO,為什么?
 
  杜鵑:這是對大家一個正向的激勵,如果你有新的想法、好的想法之后,公司會提供給你平臺,想法在完善之后,公司會匹配一些資源支撐你去實現想法。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當CEO,是公司每一個人以CEO這種責任感、心態、狀態去做事。
 
  記者:去年提出蜂巢式變革,是不是企業因為一些內部問題更需要變革?
 
  杜鵑:也不是,有了蜂巢變革會比之前好一些,因為它相對獨立,因此跑得更快,完全在母體之中會比較臃腫。
 
  記者:目前國美集團的治理架構是怎樣的,公司的發展戰略是由哪個層級作出的?
 
  杜鵑:我們這么多高管,大家一起商量來決定。
 
  記者:在家電零售領域,國美把誰當做競爭對手?
 
  杜鵑:賣家電的都是競爭對手,這個市場要么它賣要么我賣。
 
  記者:能夠形成PK局面的對手呢?
 
  杜鵑:那就看誰賣的多就是誰唄。一個是能不能刺激市場的增量,第二是現在“蛋糕”就這么大,誰的多你就得搶誰的。
 
  記者:如果具體到蘇寧、京東這兩家,國美電器跟他們相比的比較優勢是什么?
 
  杜鵑:同行之間,我覺得不要公開去評價這些,不太合適。
 
  因為有很多企業的經營層面,是只有我們自己能看懂和讀得懂的。如果媒體在不是很深入了解的情況下簡單去評判,我認為不妥當。
 
  我就單說國美的優勢,我覺得它非常務實,在大家盲目向互聯網轉型的時候,國美守住了自己的零售行業。就是說,我是最懂零售的,我就要把我的零售做得最好。不忘初心,國美一直在做這個,并且比其他人做得好。
 
  國美還有很強的創新基因,家電領域很多的模式都是國美開創出來的,一直沒有被超越,其他的企業在國美發展緩慢的時期也進行過一些模式上的創新,但這些模式是不是成功?不好評價。國美的模式一直是成功的。
 
  談公司發展

  前面有人,就是壓力
 
  記者:國美電器3月底發布上市公司部分的2015年年報,銷售收入增長7%,純經營凈利潤增加19.9%,對于這份成績單,你滿意嗎?
 
  杜鵑:業績能證明很多實體店、互聯網企業都在虧損時,國美還能實現盈利,從財務數據來說是積極的正向的。但是從企業經營發展來講,財務數據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你的企業能不能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有沒有提供給消費者產品與服務,這是我們更關注的。
 
  可以說國美一直處在“居安思危”狀態中,所謂“居安”是指國美一直在盈利,而“思危”指今天的盈利并不代表今后能夠持續的盈利,所以今天還需要做改變,這幾年國美一直在追求這種改變。
 
  記者:你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如果我們發展太慢,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會被擠壓”,這種危機感從何而來?
 
  杜鵑:昨天晚上跟人吃飯的時候,別人還在說我“你怎么老往上看啊,你后面還有這么多人呢,為什么老是要去跟那些‘通吃中國’的人去比呢,老是這么挑戰自己,你不得累死?”
 
  我自己是一直覺得,做企業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沒有這種危機感,很難成功。
 
  記者:“生存空間就會被擠壓”這句話有沒有所指?擠壓的力量來自哪些方面?哪一家或者是哪幾家?
 
  杜鵑:沒有所指。我跟你說,今天是這幾家,明天就是另外幾家。你要是持續想在市場上生存下去,你就永遠要做最優秀的,最卓越的。換句話說,只要前面有人,我就覺得是一種壓力。
 
  談個人生活

  初心是“家庭幸福,事業有成”
 
  記者:你在國美工作的初心是什么?
 
  杜鵑:很簡單,就“家庭幸福,事業有成”這八個字。我之前給很多商學院學生分享的時候,大家都好奇,成功的人士背后是不是有很多跟常人不一樣的東西。
 
  我覺得,其實是你在遇到一件事或者在做一個判斷時,內心、頭腦是不是很清晰地堅持一個東西,越簡單越好,想得太復雜往往倒不那么堅定了。
 
  記者:在這20多年里,你的心態有沒有發生變化?
 
  杜鵑:沒有。作為一個人來說,家庭很重要,作為一個女人來說,尤其是在中國這種環境中,家庭在個人生活中的比重會比男同志要更大一些。但也應該要有事業,一個人要是沒有事業,你的生活也不是很完整。
 
  記者:你一天的工作日常是怎樣的?
 
  杜鵑:早上起來在電視和手機上看看新聞,稍微處理下文件和郵件,九十點鐘到公司,一直會待到晚上。在公司就是開會、找人談話、對外談項目。
 
  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事,我們看了很多投資項目。這些項目是與國美今年戰略核心相關的,能和我們匹配的市場上不同類型公司。我們能幫他們很快上規模,他們能給我們帶來新的內容。
 
  記者:去年整體經濟形勢不好,關于企業發展,你的壓力大嗎?
 
  杜鵑:也沒什么特別大的壓力。因為每天都是在解決問題中前行的。
 
  記者:你的工作感受是什么?
 
  杜鵑:我們的團隊是一個奮進的團隊,創新的基因在國美身上還是有的,比如去年的微店,在中國是一個創新。在一個傳統企業里,有很多閃光的東西。
 
  記者:之前有報道說你經常去實體店考察,現在還經常去嗎?
 
  杜鵑:經常去,我們每一個高管每個月都要去。既去國美的店,也去其他的店看,小到產品的服務、標識、產品的展示、人員狀態、顧客購物的流程等細節,最終還是看消費者如何更愿意來逛店。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