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0

綠色建造挑戰巨大 建筑業綠色發展論壇上海舉辦

2016-04-19
来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上海4月19日訊(記者沈則瑾)4月15日,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和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建八局承辦的建筑業綠色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辦。中國工程院30余位院士及相關企業集團、科研院所、高校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圍繞建筑工業化、BIM技術和綠色建造等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論壇由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和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建八局承辦。上海市副市長蔣卓慶和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對中國建筑、中建八局多年來致力于綠色發展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中國建筑董事長、黨組書記官慶說,建筑業綠色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也蘊藏了巨大的潛力和機遇。中國建筑始終不忘央企肩負的社會責任,最早提出并實踐綠色建造,主編了我國綠色施工領域僅有的兩項國家標準,承擔了全國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總量的40%,創建了成都銀泰中心項目等多項施工國家示范工程,為推動我國建筑業生產方式的現代化變革做出了積極努力。
 
  論壇上,中建八局總工程師馬榮全通過《施工技術綠色化創新研究與實踐》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八局綠色施工2.0理念,解讀了綠色施工常態化、一體化、系統化、現代化、標準化、精益化的“六化”目標,闡述了八局從2002年至今,探索研究建造方式、管理手段、施工工藝、施工材料綠色化走過的不凡歷程。
 
  臺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中國工程院院士沈祖炎、肖緒文先后做了主旨報告。臺灣潤泰集團總裁、唐獎創辦人、臺灣大學土木系暨研究所教授尹衍梁報告以《臺灣的預制工藝發展》為題,回顧了臺灣借鑒歐洲與日本技術,導入預制工法,建立自有技術與專利的歷程,全面介紹了臺灣的預制工藝發展狀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鋼結構專家沈祖炎在題為《土建行業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發展策略討論》報告中提出,“應以鋼結構建筑為抓手,推行土建行業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三位一體,協調發展”,他認為鋼結構住宅是綠色建造發展的方向,是工業化最好的結構形式,抓住這個關鍵,所有“去庫存”和建筑中出現的問題,都能逐步解決。
 
  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筑施工領域專家肖緒文作了題為《基于綠色建造的建筑裝配化思考》的報告,他認為基于綠色建造的建筑裝配化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減輕勞動強度、改善作業條件,有利于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實施和新型城鎮化與綠色化的實現,推進建筑裝配化是大勢所趨。但建筑裝配化是系統工程,政府主管部門應從頂層進行科學、系統、全面部署,扎實穩步推進,防止盲目性。要制定相關法規政策、標準規范和激勵機制,加快建筑裝配化的推進和實施。要基于綠色建造,開展跨學科研究,形成符合裝配化綜合技術要求的結構體系。同時,要堅持精細制造原則,高端切入,做好配套產業和產品的開發;重視構配件自動化流水線成套設備的研制,培育現代化新產業,保障裝配化協調發展。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