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45

明天的香港紙媒

2016-04-29
来源:香港商报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全世界媒體人都在思考。昨天再有香港紙媒傳出裁員消息,面世約半年的《E周刊》盛傳計劃縮減刊物頁數及裁員,擬削減整份刊物的四至五成開支。香港紙媒的勢頭如同一隻被洗倉的股票,股價正一瀉千里。

 
  個人從兩個層面思考,從公司角度看,就是要成為BAT那樣的龐然大物。媒體是連結一切,互聯網也是連結一切,BAT因而也可以稱之為新媒體。BAT尤其是騰訊、阿里搶了傳統媒體的奶酪,傳統三大媒體包括紙媒、電視、廣播企業因而江河日下。此消彼長,BAT悄悄地壯大,傳統三大媒體悄悄地式微。
 
  傳統三大媒體悄悄式微
 
  從個人角度看,出路之一就是成為「網紅」或「大咖」。「網紅」即網絡紅人,「大咖」則是閩南話引伸出來的一個詞,本意為大角色,后指為在某一方面的達人。亦即一個記者或編輯,從此再難遵循傳統新聞學的理論,隱身幕后紀錄歷史,而是需要走到幕前推銷自己,吸引關注度,需要為五斗米折腰。
 
  這是一個估值問題,傳統新聞工作者隱身幕后默默地傳播資訊,構建不了一個合理的估值模式,媒體人及媒體企業同理;新一代的媒體網紅或媒體大咖自有盈利方法,能夠估得了值。估值模式代表什麼?代表資金流向,代表這終究會是傳媒業界的大勢所向。
 
  估值模式決定媒體模式
 
  香港傳媒圈過於安逸,當風暴來臨時顯得措手不及。北望神州大地網紅同業,網紅經濟學家李大霄參與的「功夫財經」公眾號,融資多輪估值兩個億人民幣,盡管剛剛被封,相信終會春風吹又生;內地最帥財經作家吳曉波的「吳曉波頻道」更不得了,按照影響力估值,保守估計2個億人民幣走不掉,這些都是珠玉在前,不妨借鑑。
 
  蔡清偉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