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中資企業作別香港股市 回歸大陸

2016-05-09
来源:路透中文網

 

  資料圖片:投資者在上海一家券商營業部查看股票信息。

  隨著中國首富王健林準備讓他的主要商業地產公司從香港退市,銀行業人士預計將有更多中資企業回歸大陸。中資企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價格遠低于在大陸上市的股票。

  30年來,香港一直是中國國企和私營企業最青睞的上市地點,從而登上了全球最大首次公開發行(IPO)市場的寶座。

  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擁有穩定的法律制度和大量機構投資者,中資企業一直被它的這些優勢所吸引。盡管有這些好處,但中資企業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價格要比在大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低得多。

  根據瑞銀的研究報告,在香港和大陸兩地上市的股票中,有超過三分之二在大陸的股價溢價逾50%。這個差距自2014年以來明顯擴大,削弱了企業赴香港二次融資的動力。

  出現這個溢價是因為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存在資金流動限制,這就造成了對本地股票的人為較高需求。中國大陸股票需求上升,是因為在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房地產等替代投資渠道陷入困頓。

  自2015年11月以來,至少10家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公布計劃,想要退市、剝離資產并在內地上市,或將控股權出售給一家內地上市公司。而在2012、13和14年,這樣的情況還只是少數。

  雖然同期仍有近30家中資公司在香港上市,但規模要小得多,2015年的IPO融資下降18%。

  “如果A股/H股價差繼續保持在這么高的水平,挑剔的中國企業家將傾向于把公司從香港退市,”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亞洲首席投資官Prashant Bhayani表示。

  瑞銀已經確定有38家在港上市中資企業與那些近期退市的公司具有相似特點,它所用的指標包括上市以來股價表現負面、遠期市盈率(Forward PE) 倍數低于30、以及創始人持有公司超過40%的股票等。

  瑞銀所列名單中前10大公司的總市值約為400億美元,其中八家是房地產企業,包括碧桂園(2007.HK)和世茂房地產(0813.HK)。

  世茂房地產稱,沒有從香港退市的計劃,并且對于當前的結構感到滿意。該公司在上海的上市公司側重商業地產。碧桂園表示,“研究了所有提高股價的可能性,以便為投資者帶來更高回報”。

  中國證監會是其盟友?

  在王健林的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3699.HK)宣布計劃之后,中國第二大上市地產開發商恒大地產(3333.HK),以逾36億元人民幣購A股嘉凱城(000918.SZ)控股權,主要著眼點是估值頗高,以及藉由內地上市取得中國資本市場渠道。

  “對地產企業而言,在香港上市的理由之一是有利其對海外發債,以及擁有較佳評級以及廉價融資資金,”諮詢公司安永的亞太IPO負責人蔡偉榮說。“但現在,中國內地債券市場越來越有人氣,所以在A股掛牌,也能很容易發行債券。”

  上市費用仍然是港交所營收一大來源,占其總營收約9%;而在10年前,占比為十分之一。

  “一家公司在決定何時、何地、以及如何掛牌的時候,是基于很多因素的商業決定,但我們相信香港擁有許多優勢,仍然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上市中心。”港交所在一聲明稿稱。

  港交所也擁有中國證監會這個難得的盟友。證監會微博新聞稿稱,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近三年已經有5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退市后,通過并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這類企業回歸A股市場有較大特殊性,境內外市場存在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等現象應予以高度關注。證監會注意到市場的這些反映。

  證監會雖僅表示正對中概股回歸A股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但如果證監會真的采取行動,那么或將有助于香港躲過、或者至少推遲最后審判日的到來。

  法國巴黎銀行的Bhayani表示,“香港將面臨上海和深圳爭奪大型中國企業上市的競爭,但還沒有到這種地步。”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