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國泰港龍行政總裁丘應樺:地勤變CEO

2016-07-1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投身航空業,出任機師、空中服務員衝上雲霄,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翱翔藍天的前線工作固然讓人嚮往,但背後堅守地勤運作、航班調配、機組人員培訓等崗位,為乘客創造一個安全高效旅程的工作人員,同樣不可或缺。國泰港龍行政總裁丘應樺由地勤做起,憑著「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踏上管理層之路。從事航空工作三十多載,無論站在哪一個崗位都本終身學習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恰如他人生座右銘「天道酬勤」一樣,與時下年輕人共勉。文:鄭曼婷、部分圖片:蔡啟文

  走入群眾 善待員工

  丘應樺與筆者的訪談在其港龍大廈的辦公室進行,寬敞明亮的空間放著不少他與員工的合照,照片上爽朗親切的笑容,與下屬打成一片,絲毫看不到讓人敬而遠之的架子,讓筆者對這位傳聞中的親民CEO頓添幾分親切感。

  「50後」的丘應樺是紅褲子出身,由培訓地勤員工做起。回憶起當年與航空業結緣,他笑言是誤打誤撞:「我中學在伍華書院(現為天主教伍華中學)就讀,那時候啟德機場就在旁邊,每天上學都會看見飛機飛來飛去,再加上我家住黃大仙,畢業後為省車費,就『近近地』選擇在啟德機場上班。」這樣的機緣巧合,卻讓他一做就是大半輩子,他自1982年加入國泰航空,負責地勤、櫃貨運作等員工培訓工作,直至2014年擢升國泰港龍CEO一職,丘應樺指自己一直本學習的態度去把握不同的機遇。出身基層的他也自成一套管理方式:「管理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以人為本,我一直都和同事說我並不是老闆,只是員工的一分子,每個員工都有其過人之處,各司其職,大家才可以抱同事平等的心態分工合作,坦誠溝通、互相換位思考,這樣的公司才會進步。」

  以人為本 化險為夷

  作為掌舵人不單要有廣闊的胸襟,更要有承擔。在航空界成長期間,丘應樺擔任過不同崗位,自然也經歷過不少與行業相關的大事。為他帶來最大滿足感的,是在2010年受歐洲大風雪影響,無數旅客滯留香港機場,情況混亂。他連續7日不眠不休地帶領團隊解決所有問題,贏得讚賞,為公司樹立良好聲譽。另外,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也將他以人為本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丘應樺憶述:「當時除了要關顧員工安全,也同時要想方法協助受影響的旅客,確保所有乘客和員工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的任務。此外,我們還發起募捐行動,以幫助災區的救援工作。」

  把握 「一帶一路」機遇

  投身航空業近四十載,丘應樺拆解過不少危機,也正面臨很多新挑戰。在他上任CEO兩年後,港龍航空正式易名為國泰港龍,身為港龍一哥,他多次強調要用「協同效應」來面對品牌的革新:「港龍以中國國內市場為主,國泰則是以長途、地區航線作資本。整合品牌有利於提高旅客對港龍的認知,強化品牌的形象,與母公司國泰產生協同效應,這樣才可增大進入大中華市場的份額佔有率。」問他未來是否會全力專注國內市場?丘應樺指中國市場的發展無可否認是重要的:「港龍現時的服務航點有53個,其中23個位於中國內地。中國市場膨脹得很快,每年外遊人士增加約在300萬。」他認為國家策略 「一帶一路」的實施雖在民間反應冷淡,但在航空業界眼中,卻是一大機遇「這個國家策略不僅會令航空業得益,而是給整體經濟、物流都帶來機遇,當下應該好好把握。」近年內地出境人次創新高,很多新興地點成為旅遊新寵,問他可會開發新航線?丘應樺指機場飽和度高,今年內未必會有相關行動,要到明年再作考慮:「維持競爭力要有適當的配套,香港機場已達容量上限,急需擴建第三條跑道去紓緩飽和問題。」他也明白建造費達1415億元的「三跑」,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爭議,加上空域問題有待解決,但他相信擴建方向仍屬正確:「『三跑』對香港整體發展有好處,落成後可增加50%的機位,並可引入其他國家及地區的航空公司,帶動整個香港旅遊經濟的增長。」至於日前機管局公布由8月1日起徵收「三跑」建設費,他坦言收費是業界磋商的結果:「起『三跑』需要龐大,而且收費也有分長短途、頭等、商務及普通級別,個人認為很合理。」

  選立法會幫業界發聲

  丘應樺在本港航空業叱風雲,親身見證了香港航空業的高速發展,與航空業結下深緣,政圈早有流傳他有意代表航運交通界,出選立法會議席。選舉臨近,他在訪問期間亦不作避忌談選戰,他承認正積極考慮以個人身份競爭航運交通界一席位,亦表明出戰的立場,最主要是為業界服務:「參選成功可以為業界爭取多一個發聲平臺,和加強與政府溝通,協調其他議員推動政策的實施。」筆者笑問若轉型成功,應如何平衡政界和港龍的事務?他形容要破釜沉舟:「成功當選不容易,現時積極籌備可能會參選的工作,假若有幸成功,首要當然是為業界服務,其他安排後再看。」丘應樺擁有今日的成就,也不忘飲水思源感謝公司,言語當中,更不難發現他很享受在公司的每一天:「在這裏成長期間,公司給了我很多機會,而我自己也牢牢把握每一次機遇,做人最重要緊記『天道酬勤』。希望可以勉勵時下年輕人,本著學習的心態去上班,鍥而不捨,經常自我反省,上天自有回報。」

  引發子女興趣為首要

  丘應樺與航空業結下不解緣,原來這份工作也造就了他擁有美滿的家庭。他笑指自己很長情,回憶當年入行第一份工作就在機場:「那時候在怡和航空做地勤,並認識了太太,與她拍拖8年後結婚,機場可謂陪伴我成長,對我意義重大。」管理如此龐大的企業,丘應樺有一套管理心得,想不到這一套也適用於家庭上。育有三名子女的他相信當家長如當管理層,要引發子女的興趣,而非預先計劃一大堆計劃:「現時年輕人思想獨立,很難去影響或者左右他們,父母做任何事都要以子女的興趣行先,只有他們真感興趣才會全身投入做好事情。」他續透露大女兒在港大畢業後有興趣投考機師,自己也樂於給予女兒意見:「作為上司最重要是聆聽下屬意見,將心比己,做父親也是如此簡單,只要是子女的意向都會支持,但最終決定權在他們那裏。」

  他還不忘勉勵時下年輕人:「我21歲的時候才第一次坐飛機去臺北,22歲到英國受訓。年輕人要擴闊視野一定要多點接觸外面的世界,讀書讀哪一科不重要,最重要是每一方面都要涉獵、學習,做個全方位的人才。」

  抗日功臣裔孫身懷使命感

  說起丘逢甲,港人未必認識,但或會聯想到臺灣著名的逢甲大學和逢甲夜市,那就是後人為了紀念丘逢甲的豐功偉績而建立的。與筆者訪談,丘應樺不時用「吾日三省吾身」點評自己的人生。原來這與他祖父有莫大的關聯,而他的祖父,就是抗日名將丘逢甲。丘逢甲1864年生於臺灣,為清朝進士,是臺灣的抗日名將、晚清愛國詩人及教育家。其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不朽功勳,一直為後人稱頌。身為大英雄的裔孫少不免會有壓力,所以丘應樺一直視祖父為學習榜樣:「祖父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先祖的一番偉業衝擊我個人的思想,令我對自己有很多要求,要上進、有骨氣,不能有辱家聲。每天不斷反省自己,將不好的習慣改正,將好的改善得更好,那才會有進步。」他感歎現時青少年缺乏正確的愛國思想:「我現在看回有關祖父的歷史書,都會不自禁眼濕濕,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讓人氣憤,現時看到中國強大崛起,作為愛國先將的後人,當然也要樹立正確的愛國思想。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